仿佛与作者只隔一张小桌,昏黄台灯照亮一小片桌面,氛围恰到好处,适合吐露心声。他慢条斯理地讲述内心感受与想法,平易近人又妙语连珠。如果能先看结尾部分的卢梭生平年表,那么倾听的时候就能更好地理解他。
卢梭在孤独漫步的时候遐想什么呢?虽然行诸于文时分成了多个主题,但每一篇都在写他内心拼尽全力反抗时代的伤害。他是一个超越时代太多的高敏感天才,写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社会契约论》《爱弥儿》这些突破时代桎梏的名著。卢梭生前被社会驱逐、出版物被禁止甚至焚烧,所以他在此书中一面抽丝剥茧地诉说自己对不幸遭遇的反应,一面尽力拉扯自己离开悲伤的沼泽。所以此书也可以看作是他精神内耗的全面记录。
卢梭这样劝说自己不要在意外界的评价:“对于自己的遭遇,我已没有回天之力,我知道自己是无辜的,任何来自人类的评判对我而言都已经毫无意义了”。他在每一篇中都会提到人们的负面评判,也在每一篇中写下他为自己解开舆论束缚的心路历程。在自然中漫步时总想着这些,不就是依然耿耿于怀吗?
甚至在他漫步之时,“陌生人的一个表情、一个手势、一个眼神都足以搅乱他的快乐,或者平复他的苦痛。他只有在独自一人时才属于自己,否则的话,他会受到周围所有人的摆布。”他的快乐就像腐土上开出的一朵的蒲公英,还没靠近就先陷入烂泥,即使靠近也将一吹就散。他一直在孤独中做着心理建设,像一位苦苦支撑着的抑郁症患者。
我想到《被讨厌的勇气》中有一段关于自我赋予的话,“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卢梭其实也说了类似的话,“我独自一人漫步时常常领略到令人心醉神迷的喜悦,我将这种快乐归功于迫害我的人们——如果没有他们,我可能永远不会发现,甚至不会意识到自己身上还蕴藏着这样的珍宝。”
但“放下”真的好难,“转变”需要一段时间。卢梭写这些心声一直写到他去世,如果卢梭能够多活一段时间,或许我们能够看到更豁达的篇章。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