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在空旷的郊外,脚下惊起了野兔,一缕夕阳打在我脸上,下意识的用手中的书去挡了一下,这是《瓦尔登湖》。
与《瓦尔登湖》很早以前就相遇了,断断续续的感受着其中寂静与喧嚣,作者梭罗是19世纪的人,也好像是现在的人,他的希望是像大自然一样从容不迫地生活,我们则好像与大自然渐行渐远....
从1845年7月4日到1847年9月6日,梭罗在瓦尔登湖畔共待了两年两个月零两天,他借了把斧头,亲手造了间小木屋,然后种豆、钓鱼、读书、写作,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做了很多之前没有做的事,将感悟汇集成这部18篇的《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到底是一本什么书呢?
它是关于生活的记录,用诗意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桃花源”,这里的生活简单而又“富足”。
它是关于生命的思考,“大多数人过着沉寂的绝望生活。所谓的听天由命,无非是根深蒂固的绝望。”
还有关于美的,他说:“只有自由享受广阔地平线的人,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他说有一个箱子“许多人为了给一只更大更奢侈的箱子付租金而被折磨致死,可他若是住在这样一只箱子里,那就绝对不会冻死。”
在这里梭罗不是离群的避世隐居,“我之所以到树林里,乃是因为我想从容不迫地生活,只是面对生活的基本要素,看看我是否能学到生活要教给我的东西,而不是等到我临终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没有生活过。”而且“每一两天,我都要溜达到村里听听小道消息...还真像树叶的飒飒作响和青蛙的呱呱叫唤,令人耳目一新。”
他的生活是给自己做的,但也不希望别人简单的模仿他。“我可绝不愿意让任何人采用我的生活方式;因为还没等他学会我的生活方式,我可能就为自己找到另一种生活方式了,除此之外,我还希望世界上有尽可能多的不同的人;我又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小心翼翼地找到和追求他自己的道路,而不是走他父亲、他母亲或他邻人的老路。”改变自己,发现自己,这是另一种“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一千个人心中也会有一千个梭罗,他的独处也很“热闹”...
这是瓦尔登湖的四季交替,也是梭罗内心的自我实现,是他发现了瓦尔登湖,而瓦尔登湖也给了他力量,其实每个人在读了本书后,都可以去找到自己的瓦尔登湖。他可以是瓦尔登湖,可以是敬亭山,也可以是小石潭,你终会找到属于你自己的净土。像梭罗说的“你要成为发现你内心整个新大陆和新世界的哥伦布,开辟的不是贸易的新渠道,而是思想的新渠道”
当他走出森林,也不过刚刚三十岁,回到红尘中,将他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切尽在《瓦尔登湖》。
“前进,大自然没有提出问题,也没回答我们凡人提出的任何问题。”
这个湖面结冰了,四周空旷无人,远去小兔子或许只是想保住它的秘密吧!
诗人徐迟说:“在夜深人静、万籁寂静、身心孤寂时,《瓦尔登湖》便开始清澈见底,语语惊人,字字闪光,沁人心肺,动我哀肠。”
那是我们灵魂与空间的共振!这是值得一直追寻的!如果悟到了,它就会出现。
后浪版和梭罗优美的文字一起的是“诗人版画家”托马斯·内森的插图,诗意且传神,这是手里的“瓦尔登湖”。孙致礼先生的译文更是原汁原味,对了,藏书票是林间小屋的样子,是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被打扰的地方。愿我们都可以与自己的“瓦尔登湖”相遇!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