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主要围绕布雷弗曼的《劳动与垄断资本》进行了深入的反驳和批判。作者认为这是整本书结构最精巧、逻辑最严谨的一个章节。
首先,作者总结了布雷弗曼的核心观点,认为他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理解为以“控制”为核心,通过机械化和泰勒制等手段实现对劳动过程的控制,并将工人去技能化。然而,作者指出布雷弗曼没有充分考虑到所有生产方式中都存在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控制,关键问题在于具体使用何种控制手段。同时,作者选择将资本主义和封建生产方式进行对比,发现在两种生产方式下,“概念”与“执行”分离的现象都存在,但区别在于剩余劳动时间在封建社会被明确分离,统治阶级需要利用超经济手段维持统治,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的攫取需要同时掩盖。因此,如何攫取并掩盖剩余价值才是区分不同形式资本的劳动过程的关键所在。
接下来,作者指出如果不考虑“主观维度”,就无法对不同形式资本进行区分。他进一步反对了“主观-客观”和“自在阶级”与“自为阶级”二元划分。作者认为任一工作环境都包含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三个维度,阶级是这三个维度的综合效果。为了证明意识形态维度的重要性,作者重新考察了泰勒制和科技革命,并指出真正流行的是背后有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干预。作者同时指出,在工人抵制泰勒制后,资本才引入机械化,这表明劳动过程的变迁是斗争的结果。然而,技术本身也会对生产关系进行限制,例如资本主义机器难以适应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可能导致社会主义崩溃。
最后,作者从认知论层面回到了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布雷弗曼的“商品化”和“去技术化”同韦伯的“理性化铁笼”和霍克海默的“麻痹的荒芜”都是表达的总体,是因又是果,存在着因果混淆的功能主义。而结构的总体强调不同部分之间的相对自主性,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布雷弗曼的《劳动与垄断资本》只能反映美国垄断资本的发展,在其他国家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时间不同,它们与原有生产方式的关系也不同,可能出现非常多不同的劳动过程和生产的政治。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