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说《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本书是因为董宇辉。董宇辉以其不推销产品而闻名,他只是聊聊人们想听的故事,商品就在那里摆着,你可以自己选择感兴趣的。多年前我就读过迟子建的书,特别喜欢她犀利的笔锋,尤其是她描写的东北风景。我喜欢东北,或许是因为父亲在五十年代曾经去过漠河一带,他去那里是为了投奔曾经逃荒经过的三爷爷。时间过得太久远,我从来没有听父亲详细讲述他在那一年里经历了什么。因此,我总是想多了解一些关于漠河的事情。当这两个因素碰撞在一起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花了十五元钱购买了这本包邮到家的书。
刚拿到《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本书的时候,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看了起来。然而,看了十几页之后,我发现自己无法继续阅读下去。书中的人名、地名和人物关系总是让我感到困惑,而鄂温克族——最后一个游猎民族,它们拥有独特的生活方式,靠放养驯鹿为生的敖鲁古雅的鄂温克人,常常跟随季节变换在森林中迁徙,他们的居住环境如同油画般美丽,再加上他们萨满的神奇故事和风葬的仪式。我总是分不清楚这些是真实的记录还是小说的虚构。于是,我就将这本书保存在书架上,再未继续阅读。
尽管如此,这本书因为蓝色的封面、红色的书缝不停地在我眼前晃动,每当我看到它,都会想起有一天我一定会再次打开它认真阅读。这也是因为作者迟子建在《额尔古纳河右岸》的“跋”里说:我用了整整三个月的时间集中阅读鄂温克历史和风俗的研究资料,做了几万字的笔记。买回来的书不仔细读一遍都对不起作者的辛勤付出。于是,在2024年新年的第二天,我再次翻开了这本书。
我是一个鄂温克女人,也是我们这个民族最后一个酋长的女人。当我在这本书里从前到后搜索她的名字时,我才发现她根本就没有留下名字。在文章的最后她说:我讲了一天的故事了。累了,我没有告诉你们我的名字,因为我不想留名字了。九十岁的人,经历了太多,经历了抗日时期的满洲国、大炼钢铁的年代,还有一个特殊的时代。这些声音不会因为地域遥远、民族差异而消失。许多氏族都在岁月的长河和风中消散了。正因为作者的辛勤调研以及她本身扎实的文学功底,这个故事才能如此令人动容。开发不应该是为了攫取式的破坏性生存,而是为了和谐共存。这篇《额尔古纳河右岸》让我们再次觉醒,审视这几十年我们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在书中关于萨满的神奇故事,我特意做了笔记。因为它们总是让我想起小时候父亲给我讲过的神奇故事,那些都是他亲身经历过的。在短短的几十年里,除了被记录下来的这个氏族,还有许许多多的故事因为亲身经验者乏力的文字而埋在一抔黄土下。什么都没有留下,这才是最大的遗憾……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