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吃过的东西虽然不一定美味,但却能让人回味无穷。本文作者柴隆是一位研究宁波地方史志和传统文化的专家,他对宁波地方民俗和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的书分为六个部分,但作者对分类的依据感到疑惑。在《四时之味》这一部分中,作者以时令为引子来介绍保养机器;而《传统之味》则笼统概括了一些点心;《闲食之味》与之相似。至于《市井之味》,其中的食物都是来自市井,这是不言而喻的。
宁波的老味道直接理解就是甬城传统食物所带来的味蕾冲击。虽然云片糕、米馒头等食物并不是我喜欢的口味,但当外地人对它们表示惊奇时,我也很愿意介绍它们的做法和历史。自从每天在食堂吃饭后,我再也无法过上吃大饼、油条、豆腐脑的日子。
间接理解是一代代人文化积累的传承。一是方言。宁波方言经常出现在与食物有关的话题中,让人感到亲近。方言没有改变,只有我们在改变。现在掌握地方方言的年轻人越来越少,经常在与老人交谈时,方言夹杂着普通话,不知道老一辈的人是否与我们对于普通话夹杂英文的人一样,觉得我们说话不清楚。二是烹饪方式。例如,广东人处理螃蟹的方式可能是生腌,而甬城独特的红膏呛蟹让外地人很难理解。烹饪是记录时光的一种方式,正如动漫所说,烹饪者的心意会通过料理展现出来。如果在过年时没有吃到红膏呛蟹,可能都会怀疑是否真的在甬城。当大家争论粽子是吃甜的还是咸的时,甬城人默默拿出碱水粽子。
对我个人而言,食物的意义在于体验。我们是否尝过书中提到的食物,是否好好去体验甬城先民传承下来的味道?饮食是一种文化,在如今充斥着预制菜的时代,看着小巷里的老伯或阿嬤慢慢做出食物,会让我们感到更加惊喜。奉化曾经有一位阿嬤,每天下午三点摆摊,地点随机,但她制作的豆腐串非常好吃,大家都追逐她。
食物也让人学习。去探店时,文案是否吸引人?照片是否能勾起观看者的食欲?在大众点评打卡时,是否可以向书中的优秀案例学习,从食物的历史到做法,最后呈现出精美的图片,仿佛这就是许多探店博主短视频方式的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第六章《乡土之味》选择了甬城周边的县市各自有代表性的食物。谈到宁海,更多的是通过台州的视角来表现。在1983年前,宁海在行政规划上在宁波和台州之间来回变动了多次,这导致饮食习惯与老宁波完全不同,形成了独具宁海特色的习惯。这一方面展示了行政地域变化对地区饮食习惯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讲述了宁海的历史。另外,感谢小丁让我尝到了宁海汤包,当我第一次看到实物时,对汤包的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
因为工作调动,我从奉化搬到了慈溪,虽然都在宁波市内,但我已经感受到了饮食习惯的差异。在奉化,生煎作为全天供应的点心,而在慈溪,生煎却成了早餐的一部分。在慈溪倒了之后,我再也没有机会吃到生煎了。只有在有故事和熟人的地方,我们才能称之为故乡。故乡是记忆中呼唤的味道。
同样的地理环境也会带来差异,最典型的例子是象山和余姚,这两个地方的代表食物截然不同,而余姚的一些食物与绍兴更相似。
对于为什么《乡土之味》中面食占比将近一半,甬城人可能对面食有着自己的理解。所以,汪苏泷因为没有吃到建军面馆的面而耿耿于怀也可以理解。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