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视角,深入剖析了自我及其与个体和社会的关系。全书围绕自我在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的影响展开,探讨了自我形成的过程以及社会对自我的塑造。读完后,我不禁惊觉,人始终是不可脱离社会的社会动物。自我从出生开始就受到外界的影响,包括所见所闻和他人的评价反馈。而我们扮演着不同社会角色,在社会关系和情境中不断塑造和延伸自我。无论我们是否喜欢孤独,我们都无法远离社会的影响。
另外,书中还提到了人们对自我的高估现象。人们往往对自己的自我认知和评价更加积极,更加优胜。这种现象并非是缺乏自知之明,而是人类基因中固有的自我增强动机和需求。如果我们没有一定的自视甚高,我们的心理健康反而更容易受到损害。
在我阅读中,我最深刻的印象来自于关于自尊和抑郁的章节。因为我自己是一个低自尊,有时候也有抑郁倾向的人,所以书中对低自尊人格特征和成因的描述让我感同身受。比如低自尊的人会避免冒险,在面对消极事件时更容易将责任归咎于自己,过度关注自我,自我意识过强等,这些因素使得低自尊的人更容易出现抑郁倾向。读完后我深以为然,也想起之前网络上对"普信男"的攻击。事实上,拥有高自尊是一件好事,它可以提高我们成功的机会,并更好地抵御失败所带来的心理挫折。未来我会努力成为一个健康的普通人,拥有良好的自尊。
整体而言,这本书是一本偏学术的书籍,内容详实且丰富,引用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和案例。有人戏称它是一本大型文献综述,确实如此。对于科班出身或对心理学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是值得深入研读的。然而,对于阅读能力较差的读者来说,可能会觉得有些枯燥和费劲。在我阅读的过程中,也时常感到困难,但是通过跳读和抓住结论的方法,我还是能坚持阅读下去。
最后,我觉得对于那些低自尊和抑郁倾向的人来说,这本书真的是值得一读的。它可以让你跳出自我的小世界,站在社会和科学的角度审视自己敏感的内心世界,从某种程度上解脱你的困扰。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