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的西方历史中,“黑暗时代”有两个。
一个是荷马时代,时间大约在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多利亚人入侵古希腊,导致许多地区遭受洗劫,商旅断绝,文化没落,事后两三百年都没缓过劲儿。通过《荷马史诗》可窥见战争的激烈,因此这一时期又被称为“英雄时代”。
另一个则是指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直至10世纪的诺曼征服,中世纪诸王国陆续出现,跨度长达500年。这是自西罗马帝国陨落之后,到新的封建欧洲出现之际的过渡期,这一时期是暴力、残忍、倒退的汇聚时期,号称“黑暗的中世纪”,文明之光被剥削殆尽。
《黑暗时代》这本书描写的正是这一时期。
“黑暗”一词是14世纪的意大利学者彼得拉克提出的,他认为在这个漫长的时代,对文学的贡献非常稀少。所以他强调的应该是文学上的“黑暗时代”。
或许是“黑暗”这个词太有影响力了,于是其他学者纷纷引用,为这500年文学的缺失盖棺定论。
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更多学者则认为“黑暗时代”过于片面。这一时期虽然有很多的黑暗面,然而许多文明都出现过长达数个世纪的黑暗时代,希腊尤甚,文化在前进与倒退的交替中艰难发展,曙光终将冲破晦暗迷雾。
历史是多元的、连续的,因此“黑暗时代”是对历史的狭隘解读。作者马丁·J.多尔蒂致力于打破误解,还原真相,让读者了解一个真正的“黑暗时代”。
全书共分六章,包括罗马帝国的衰落和灭亡、蛮族王国的发展、卷入欧洲事务的不列颠群岛、欧洲的宗教、来自北欧的海上突袭者和黑暗时代结束时出现的欧洲诸王国等。
在这部关于欧洲中世纪的经典之作中,非凡人物如群星闪耀,从6世纪早期统治意大利的狄奥多里克大帝,到在图尔战役中所向披靡的查理·马特,再到“矮子”国王和“虔诚者”路易,由此展现出现代欧洲的雏形如何在战争与冲突中诞生。
蛮族入侵彻底改变欧洲的格局,在这次大崩溃中,文明被摧毁。关于这一时期,我们所知甚少,因为它几乎没有保存下来任何记录。事实上,在这个时期,文明以及艺术都在悄无声息地发展,并没有彻底消失。
那时候,东罗马帝国风景独好,延续罗马荣光,在许多王国中,文化备受重视。
查理曼大帝(公元8世纪)虽然不是学者,但他深知教育的价值。看到教育正在严重衰退,他便召集了一批优秀人士修复古典书籍。这种“加洛林文艺复兴”仅是一种孤立的现象,文化之火并没有在整个欧洲燎原,只有宫廷、寺院和学校才真正重视教育。
在查理曼时期,以宫廷为学习中心,很多古典拉丁文本得以保存,而当时也有不少新的作品产生。当然,这些作品通常出自宗教人士之手,比如大主教、牧师、僧侣、修女等。
现如今,法国保存至少1300份一千多年前的手稿,它们涉及众多题材,诸如:宗教、药物、医疗、遗产管理、科学以及游记、散文和诗歌等。
公元9世纪,维京人来了,于是文化氛围再次被冲淡了,幸亏时间不久,文明的萌芽再次复苏。
所谓“黑暗时代”是剥夺了大众受教育的机会,但是在宫廷和贵族之间,教育依旧在延续。这一时期在西方历史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我们更愿意称它为“中世纪早期”。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