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社会学类的书给我带来了很大的阅读挑战,与之前阅读的文学类书籍相比,它的难度明显更高。一开始我尝试在碎片化的时间里阅读,用手机阅读却无法入门。后来我换成了实体书,专门找出时间来阅读,才稍微好一些。
最初,我开始读这本书是因为对早期中国农村的好奇,以及对田野调查的实用学习需求。然而,在阅读的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了与最初目的完全不同的收获和感受(大概有三个方面)。
首先,关于早期中国农村的形态问题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甚至让我对相应时期的电影和电视剧产生了挑刺的冲动。但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书的前几章中,关于“农村家庭的概念、父母关系、家庭财产与继承、亲属关系的扩展”部分,我看到了很多与我的家庭相似之处。尽管我的家庭并没有很多财产,但家庭财产继承的形式依然存在。三代人一起生活的状态,在我们这一代由于上学的原因大部分人外出,但生活形态上与书中所描述的并没有太大差异,不过更多是因为物质丰富带来的方式改变。而母系亲属关系的变化,个人小家庭的独立以及距离的间隔,使得母系亲属关系的维系变得更加困难。
其次,书中的内容选择也给我造成了困扰。遇到看不懂的知识时,我总是停下来尝试理解(我现在仍然坚持查每个生词的解释)。在涉及到村内经济测算、资金流动、信贷计算等内容时,最初我总是试图理解,但由于缺乏实际案例以及对当时经济状况描述的不熟悉,我陷入了困境。后来,我试了几次跳过这些内容,发现并没有影响对实际内容的理解,反而让我对整体情节的理解更加顺畅。在附录中,“关于中国亲属称谓的一点说明”考虑到地区方言称谓的复杂性,我直接跳过了。
最后,我想谈谈一些更大、更抽象的感悟。社会学类的书籍确实很难读,但直观的调查结论描述和数据呈现反而让我对下一个社会片段的了解更加清晰。这种感觉不是那种汹涌澎湃的短暂刺激,而是一种持久的感受,鼓励我去思考社会变迁、生活状态甚至生活的意义......(这个地方很难具体表达清楚,就到这儿吧,希望以后还能有机会继续阅读并补充)。
另外,我想说一句题外话,希望读其他版本的朋友也能一起阅读《重访江村》和《三访江村》这两篇文章。
费老的下一本书,《禄村农田》,我已经准备好了,希望下次有时间和精力把它读完。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