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紫书的《流俗地》不仅仅是一本普通小说,更像是一幅色彩斑斓的南洋版清明上河图。通过群像人物的生动刻画,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充满鲜活和多彩的世界。然而,与此同时,小说的情节并没有太多特别出彩的地方,它依靠作者高超的技巧才能让整本书充满妙趣横生。
相比之下,另一本人物群像小说《繁花》则情节单薄得多。尽管在后期,随着故事的发展,人物的复杂性得以展现,但对于读者来说并不那么友好。开头就让人难以接受,如果没有奖项和好评的背书,很少有人能坚持读完。实际上,我自己的身边不少阅读爱好者也因为难啃的开头而放弃阅读《繁花》。
不过,《繁花》在前期铺陈了大量难啃的细节后,后期的人物塑造自然而然地呈现出复杂性,特别是在对欲望纠葛和人性矛盾的刻画上,比《流俗地》更加准确和犀利。这可能不仅仅是因为两位作者的阅历和思想见地不同,更多的是现实对美学选择的影响。也许,现代人已经太过疲惫,因为内耗过度而没有足够的精力去深入人性的深渊,也没有勇气去面对残酷的人生。以往的读者像是勇敢的冒险家,勇往直前,而现代的读者更像是娇滴滴的游客,希望能够在舒适的观光车中轻松地欣赏异世界的精彩故事。
黎紫书显然明白信息传播的大势,因此即使牺牲一定的文学性,也要保留足够的可读性。这一点像下南洋的先辈们一样务实。好故事不是随便就能遇到的,但可以通过讲好一个故事来吸引读者。读《流俗地》,就像是观赏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其中既有热带的酷热和暴雨,也有角落的阴暗和霉味。然而,整体上弥漫着务实主义的暖阳,渗透着艰辛的历程、奋斗和苦涩。人物的刻画采用了留白的全知视角,愤怒悄悄藏于悲悯之中,屈辱隐匿在荣耀之下。读者如果愿意深入探究,自然可以在丰富的色彩下挖掘到隐藏的阴暗面。但是,作者只是简短地点出了一些关键轮廓,留下了一些引人注目的部分,让读者自己去填充剩下的细节。
总之,《流俗地》的深度在于通过鲜活的人物塑造和高超的技巧来吸引读者,而《繁花》则更加注重欲望纠葛和人性矛盾的描写。这两本作品反映了现代读者的需求和现实对美学选择的影响,同时展现了两位作者的才华和洞察力。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