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是人类历史上一个特殊且有意义的一年。在这一年,吉米·卡特当选美国总统,标志着中美正式建交;中国恢复高考,开始了“知识改变命运”的新时代;乔治·卢卡斯的科幻电影《星球大战》首映,引领了科幻电影的新纪元;著名的音乐家“猫王”去世,同时也是爱迪生发明唱片一百周年。同样在这一年,美国发射了“旅行者”探测器,第一次从太阳系外部开始探索宇宙文明。
在美国著名天文学家卡尔·萨根的领导下,“旅行者”搭载了两张镀金唱片,其中包含了地球向宇宙传递的星际信息:包括118张描绘地球文明的照片、近90分钟世界各地的音乐、一段介绍地球进化历史的音频、55种人类语言的问候和一种鲸的歌声问候,以及美国总统卡特和联合国秘书长的致辞。这张特殊的“星际唱片”承载了人类对外星文明的探索和星际交流的渴望。
值得注意的是,唱片中的“中国元素”引起了人们更大的好奇。照片部分,关注度较高的是两个“中国形象”,一个是“中国人的晚宴”,一个是“中国的长城”,突显了中国的日常和奇迹。问候部分,收录了粤语、吴语、闽南语以及普通话的问候,其中普通话的问候十分轻松随意,就像是给老朋友写的明信片。最后,音乐部分是中国古琴大师管平湖演奏的中国古琴曲《流水》,是唱片中最长的音乐片段。它与唱片中的最后一首音乐贝多芬的《第13弦乐四重奏》第五乐章“短歌”一起代表了地球人类想要让宇宙聆听的音乐。古琴与“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典故一起,暗合了人类摆脱孤独、追求知己的期望。更重要的是,《流水》这首曲子传达出了人类对于自然奥秘的敬畏之情。
面对无垠的未知宇宙,人类自然会感到敬畏,有时也会产生对星际探索的犹疑和抗拒。实际上,正如贝多芬的《第13弦乐四重奏》所传达的悲伤与希望共存的复杂感受一样,人类对于星际探索,尤其是与外星文明的接触,也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态度。一些人担心外星智慧生命可能对人类产生威胁,这一观点在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中被广为传播。斯蒂芬·霍金,作为科学界的著名人物,也对人类与外星智慧生命交流的风险表示警告。他认为,智慧生命可能会发展成人类不愿意与之接触的存在,甚至可能成为寻求征服和殖民其他星球的游牧民族。霍金指出,智慧生命可能对生命本身有害,正如人类通过制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将自己推向毁灭的边缘一样。他表示,如果先进文明存在着与人类相似的危险和自毁的可能性,那么很遗憾,我们几乎没有机会听到它们的消息。
对待外星人,人类的态度既有爱又有怕,这在科幻电影中得到了充分展现。《第三类接触》和《E.T.外星人》充满善意和乐于助人的外星人形象深入人心。然而,《火星人玩转地球》和斯皮尔伯格的《世界大战》却描绘了外星人入侵地球的场景。可见,外星人在地球人眼中既有天使的形象,又有魔鬼的形象。这可能是因为地球人认为更高级的技术文明并不一定意味着道德文明更高,人类的世界观往往会影响对外星文明的看法。
实际上,外星人只是地球人的一面镜子。对外星人的态度其实反映了人类对自身的矛盾认知。制作“星际唱片”的科学家们在准备这份致外星生命的地球档案时经历了困惑。他们犹豫不决,是只向外星人传递地球美好的一面,还是将地球野蛮和黑暗的一面也告知给外星人,哪个更重要?最终,他们选择了前者。因此,这张“唱片”作为地球人类的“文明宣言”和“道德宣言”,传递的是一个充满信念的地球,而不是一个真实的地球。在人类文明中,有时我们需要面对一个复杂的真实,有时我们又需要坚持一个简单的信念。
1985年,制作“星际唱片”的卡尔·萨根出版了科幻小说《接触》。小说中,人类通过电波向外星人传递了柏林奥运会开幕式的电视实况转播,其中包括了希特勒的演讲。在小说中,人类与外星人展开了关于人类命运的对话。外星人表示,任何具有侵略性的文明最终都会走向自我毁灭,这是它们天性中无法避免的命运,因此他们会让这些文明自生自灭。根据小说所揭示的,地球的兴衰存亡和人类的命运最终只能由人类自己来决定。无论是“旅行者”还是“星际唱片”,它们更像是一个星际“漂流瓶”,它们的拾取者并不是外星人,而是人类自身。
面对未知的宇宙,人类自然会产生敬畏之情。人类对外星人的态度既充满爱又充满恐惧,在科幻电影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然而,人类对外星文明的真实性质和与之的接触仍然存在争议。无论怎样,对外星人的探索和了解,将永远是一个令人兴奋和困惑的课题。唱片中的“星际唱片”,不仅向外星文明传递了地球的文明和声音,更反映了人类对自身的思考和认知。无论活动在哪个星球上,人类的思想和情感都是无穷的,这也许才是真正需要外星人关注和思考的。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