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集中的诗的类型并不统一,甚至有人评价说这本诗集不如她早年的文笔。早年的诗是怎样,我没读过。诗的专业鉴赏我也不懂。但是单凭我自己读着一个个句子,我为作者的描述惊叹。她能把一些残酷的事情,比如《离婚》、《与回忆共处的艰辛时光》、《驿马车上》、《缺席》、《公路事故》、《第二天——我们不在了》等都没说啥好事,都是生离死别的事儿,充满着悲情、遗憾以及无奈。诗人用轻松的语调,平淡地讲述着,但这用语越是平淡,却越是让人心惊胆颤。这就是日常,但是,这样的日常,就在这个刹那,画上了句号。远远没有诗人描述的那样平静。第二天,或者事故之后,还是同昨日一样,是的,不管个人的TA者,仍旧在没心没肺地活着,但稍微往后,却看到了诗人自身对此自身的无奈和深情,都体现在一些文字的细微之间。比如《认领》中的人,不承认丈夫逝去,却在生活中出现了语病。“他会烧星期四,洗茶……”
诗文中也有着对人类破坏更多的嘲讽。如《与阿特洛波斯的访谈》中说的“但我必须承认:多亏了它们/我才能跟得上潮流”。什么潮流?之前的死神分身用剪刀(冷兵器),现在的死神分身用火烧生怕死不了,生怕线留长了。还有《公路事故》中的:“飘来的云朵/虽已碎烂零散/对它们却稀松平常”。它们,是云、是人、是处理现场的交警、是医生,而那碎烂零散的,是云、是车祸现场、是活着的受伤者、是死者家属。或许谁也不知道,或许都是。这样零散,又这样平常。鲜明的对比下,仿佛一切都在眼前,在诗人眼前发生,在读者眼前再现。
还有着对生活的热爱。其中的《这里》、《小宇宙》、《恐怖分子》、《埃拉在天堂》等等诗文都用细腻的笔调彰显着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温情。如果说很多现实主义的小说家,在拿着放大镜在看世间,那诗人便是拿着显微镜在观察世间,并且将自己交付给这个世界,与人类共通的情感一起舞动。热爱到极致,或许又有了遗憾,毕竟激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