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言志,词言情。”这句口头禅原来有更深层的内涵。简墨的《起舞弄清影:大宋词人的诗酒风流》揭示了这一点。
古代的诗人和词人都有两个面貌,一个面向外界,一个面向内心。诗是他们面对外部世界的一面,他们意气风发,为国家社稷指点江山,他们忧国忧民,悲愤交加。而词是他们表达内心情感的一面,他们多愁善感,悲伤春天,他们婉约多情,情丝缠绵。诗是词人们主动积极投身社会的一面,而词则是他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他们不仅仅是历史上有名的文豪,庙堂上指点江山的巨擘,更是真实而有血有肉的人。当我们阅读他们的诗词时,也在一同阅读他们的人生。
以寇凖为例,他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在杨家将故事中频繁救场的寇老西,他是一位廉洁清廉、聪明智慧、雷厉风行的大宋宰相。面对辽国入侵,他坚持亲征,最终达成了澶渊之盟,使宋辽关系达到百年之久的和平。他是一位为民众谋取安居乐业的好官,这在百姓眼中一直是清官的代名词。然而,尽管他生活奢华,与望族出身无关,他仍然是名副其实的大宋名相。
然而,这位建立了如此伟业的寇凖也有柔软的一面。他的词作不多,《全宋词》中只收录了他的四首词,而每一首都充满了纠结的情感。就拿《踏莎行》这首词来说,它流露出浓郁的思念之情。春天接近尾声,莺声渐渐减弱,红英花凋谢了,青梅也只是残留。室内安静,雨纷纷扬扬,屏山幕半掩,余香袅袅。诗中蕴藏着隐秘的承诺,深沉的离愁。寇凖身世深处,离情深远,悲伤之情连绵起伏,如同长空阴沉,显露出芳草的消逝。
辛弃疾是一位以詞章載譽的文豪,也是一位卓越的武将,率领着仅有五十骑兵的队伍冲入五万敌军中,生擒了叛将首领。当我们提到辛弃疾时,会想起他的豪情壮志、金戈铁马的形象,比如“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和“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然而,辛弃疾也有温柔的一面,他的作品中充满了温情脉脉的描写,比如“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和“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他甚至连骂儿子都能写成一首词《最高楼》,并在序言中明确写道“赋此骂之”。辛弃疾能够将生活融入词中,任何一种情感都成为他文章的构成部分。
简墨的《起舞弄清影》选取了大宋最有特色的十八位词人,将他们的词作融入到他们的生平故事中,让我们读词的同时了解更多关于词人历史的细节。他们中有朝廷重臣,也有隐居山林的闲云野鹤,还有一群才华出众的女性词人。通过阅读宋词,我们不仅品味了他们的诗作,也能更加了解他们的人生。为了给一个古人提供一首词,何不从这本书开始呢?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