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学者访谈》——深度探究女性议题
《开场:学者访谈》是一个更贴切的书名。霍克希尔德老师在这本书中坦言自己是一个女权主义者,她的研究《职场妈妈》与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奖有着相似的核心。在解答“为什么”之前,她首先探究“是什么”,她的经历和困惑成为她开辟并研究的方向——情感劳动。这其中不乏对美国文化和社会范围的探索:这并非个人的疑问,而是女性群体的共同问题。然而,她的内容有时显得有些浅尝辄止。
上野千鹤子老师通过女权主义来认识自己,在东亚建立了女性自身的语言。上野老师在访谈中简要梳理了日本的女性学和女性研究,并总结了社会活动背后反映的性别问题。日本的女性研究虽然持续存在,却也常常断断续续:女性的声音一直被倾听,却在某些时候又消失了。上野老师提到的“宠物式的爱”让我想起之前对现如今网络文学的总结:甜文是宝物的一生;虐文是玩物的一生;虚假大女主则是从玩物到宝物的过程......。
戴锦华老师的学术研究与她本人是高度相关的,她的学术成果就是她真实的生活,“我如果不研究它,就无法推动自己的生活继续前进”。这三位学者给我带来了相同的感受:个人层面的问题、群体层面的问题以及结构性问题。
邓小南老师对性别问题的认知相对较弱,特别是与她之前和之后的访谈进行比较时。她是一位纯粹的学者和真挚的导师。
陆烨老师的访谈再次让我回顾起自己的感受,她谈到了工科学习和生活中对女性的偏见,更加强调了看到成功女性的例子,反对二元对立,强调区分群体和个体,承认个体的主动性和群体的结构化。
贺桂梅老师的这篇访谈让我有一种薪火相传的感觉:贺老师在戴锦华老师的文学研究课上认真思考性别问题,在新兴女性作家的作品中找到了对性别困惑的指认和表达。
至于其他老师的访谈,它们或好或坏,对我来说没有太多影响。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