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翻起旧书“三观没有完整与否,没有正误之分,三观不正这个词,其实是三观不同的意思”;“三观不是用来战胜,而是用来理解和相处的”。看到这里,我觉得所有难以理解的观点都变得合理起来了。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塑造三观的土壤。这些土壤受到环境、养分、光照等因素的影响,我们的三观就是它们糅合后的折射。每个人的土壤都是不同的,所以我们会看到很多不同观点和不同行为的人,这就是三观不同的原因。世界是多元的,不同的思想在不断碰撞。我们不要求每个人都认同我们的想法,但是可以给予对方尊重。如果接受不了对方的观点,我们可以选择减少接触或离开,去寻找与自己观点相近的人。
在生活中,有些人喜欢不断组织聚会,有些人则会沉迷于社交媒体,用不停滚动的情绪去填补空虚、寂寞和思索。这种被他人和物品填满情绪的现象让人感觉很充实,人们在聚会时往往很开心,离开时也许会微醺,但醒来后却感到失落。还有一种现象,比如我们发了一个朋友圈,就会时不时地关注小红点和评论,看看是否受到关注和认可。这种缺乏存在感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我们想要被关注、被表扬,但这种短暂的愉悦并没有给我们的人生带来太大的助力。《大学》里告诫我们要“慎独”,只有这样才能修身养性。独处的时间是宝贵的,如果我们总是受他人和物品的影响,我们的思想就只能一次次被打扰,也很难形成稳定的内核,更不可能按照自己的本心掌控人生。我很喜欢作者在书中的一段话:“丰富从来不是一味的填满,虚妄的存在感只呈现出一种瞬间的、表面的快乐。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围观他人的观点,当我们脱掉华丽的外壳后,剩下的只是无法自成系统的内在,这才是真正不存在过。”
在书中,作者提到了人的生活状态,将其分为世俗生活、职业生活和灵魂生活。这让我对不同状态有了细致的分辨,它们不再是单一笼统的概括。例如,我们的感情稳定,有清晰的人生规划,世俗生活也不错,但最近工作上遭遇上司的刁难,我们可能会表现出沮丧的情绪。这时候,我们将生活分为三个部分来看待,就能清楚地看到自己所拥有和缺失的部分,知道需要在哪里努力,有了分辨后我们会更有效地总结得失,提炼经验,不至于被一团混沌的情绪所覆盖。
漫漫人生路需要明灯,也需要补给,读书、读好书会让你找到它们。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