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治水,大家想到的肯定是利国利民,主要是为了国家、为了老百姓的利益着想。但为什么在唐宋时代还是鱼米之乡的淮北却因为治水而被淹没、被牺牲呢?为了更深入地探究这个问题,可以通过马俊亚的《被牺牲的局部:淮北社会生态变迁研究(1680-1949)(修订本)》一书中找到答案。
这本书是作者多年来做的田野调查,再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创作而成。它讲述了自清以来至民国前期中央政府所制定的政策对淮北地区所产生的交互影响。通过分析治水、漕运和盐务等政策对淮北的地理、河道、水文、物产、民性及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等的塑造、影响及作用,揭示了淮北为何从鱼米之乡演变为穷乡瘠壤的原因。
中国是以农为本的国家,也是个治水大国。但明清以后,中央政府的治水却很少为淮北的农业生产服务,而是将淮北农业国家治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榨取利益,而不是为了淮北地区的发展。
原来淮北的水灾和农作物种植结构的演变,并不是天灾的过错,而是统治者对水利的决策失误所造成的,也是明清统治者为了维持其核心利益而牺牲其他“局部利益”的结果。
潘季驯大筑高家堰,采取束水攻沙、以水治水的方式,短期内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却给淮河边的泗州城造成了巨大的隐患。高家堰完工后,泗州城倍受水淹之苦,仅靠农业为生的百姓不得不四处逃散。泗州进士、原湖广参议常三省愤然上书,驳斥潘季驯的治河理论,要求决堤放水。
然而,潘季驯认为高家堰与运河漕道的关系密切,绝不能决放。他认为一旦决堤,淮水东汇,高邮、宝应一带运河必然遭受破坏,阻碍运道。最终,常三省被潘季驯弹劾,被罢去官职。
可是,时间是最好的证明。自从修筑了高家堰后,水灾的频率明显增加了。而且这种治水方式严重破坏了淮北的水温和生态环境。
可以说,由于统治者意志的固执,一代接一代的河臣仍然沿用潘的治水方案。100年后,泗州城最终被水淹没。泗州之沉,是官僚意志所致,成为了统治者为维持核心利益而牺牲“局部利益”的结果。
此外,在清朝,河务是贪污浪费最严重的部门之一。河务官吏从不怕黄河、淮河等溃溢决塞,最怕的反而是这些河流不为害。一旦水不为害,国家将停止大量投入治水资金,官吏们也就失去了谋取私利的机会。盐务也是如此,盐务中几乎没有清官,这是以牺牲百姓利益并使当地更加贫困为代价的。
统治者们掌握着权力,认为自己的决策是为大局考虑,从来不把小小地方百姓的利益放在眼里。这也是淮北成为“被牺牲的局部”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体而言,淮北作为鱼米之乡,因为治水决策的失误和统治者的利益取向,最终沦为穷乡瘠壤。从中可以看出,治水不仅仅是为了国家和百姓的利益,也需要考虑全面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层面,以避免因为短期成功而造成长期的灾难。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