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谷崎润一郎在写《细雪》时确实受到了《源氏物语》的影响,那么巴金在写《家》时也许受到了《红楼梦》的影响。我个人并不喜欢悲剧的情节(尽管巴金的重点并不在悲剧本身),我不喜欢看到人们死去、分离或者整个时代崩溃。然而,作者的视野非常重要,他试图通过高家这个具有代表性的家庭故事来讽刺、抨击、缅怀和告别那个“大人们的时代”。
但是读者的视野往往是短浅的,我们会因为某个角色的多重命运而动容。这或许并不冲突,因为我们通过阅读书中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才能更好地刻画自己的形象,最终将我们画好的形象放入时代的画卷中。
鸣凤的死真的让我感到难过很久。“青春毕竟是美丽的东西,让它成为我的鼓励之源吧。”这是巴金在上个世纪上半叶,也就是写完《家》后的十多年里,在几个版本的《家》后记中反复提到的一句话。然而在1977年的版本后记中,这句话却没有了。实在让人灰心。辛苦了,巴金先生。这让我想起我上学时读过您写的那篇《小狗包弟》,灰心的感觉又淡去了很多。我想您应该是在学会了一些狡猾,穿上了高觉新的外衣,在继续着高觉慧的青春吧。“青春毕竟是美丽的东西。”我牢记在心。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