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的形状:文物理的中国哲学》一书是张曦的著作,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在书的扉页上,学者王曦写下了一句对创作者来说很寻常的话:“献给我的女儿不谩”。这句话让我对“谩”字我们很少单独讨论这个字,更常见的是与“骂”一起使用,形容谩骂的行为。作为普通人,我对于“谩”字被单独拿出来,放在一个女孩的名字里会感到些许不解。
这需要父母有点“文化自信”,才会将“谩”的本义“欺骗、欺诈”与“不”字连在一起,作为一种座右铭赠予女儿。
从学术和文化的角度来讨论这本书,我觉得书中的建议非常好,特别是王曦在《尾声:阳明之后的世界》以及《后记》中写得字句和深义都很出色。我反复读了好几遍,有种想在书房里大声读出来的冲动。后来我不满足于此,还在笔记本上摘抄了一遍,以便将来碰到类似选题或其他创作时,可以将其中的内容“借鉴”并应用于自己的稿子中。
近年来,我发现自己对于“偷”的冲动并不多。我不知道是我自己的问题,还是泛滥的泛泛之作太多,又或者是创作者与受众之间产生了某种频率上的共振。
对于这本书,我之所以喜欢它,原因是具体而多样的。一方面,它清晰地展示了中国哲学的发展脉络;另一方面,书中涉及的文物和典籍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让对这些内容了解不多的人也能轻易找到入口;此外,书中的文笔也是精妙、雅致、优美的,非常适合大声朗读;逻辑上,书中详细交代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对受过辩证唯物物理影响的人来说,很容易引起共鸣。总之,这是一本各个方面都很好的书,同时也是我读到最后觉得不过瘾,希望能有更多内容展开讲述的书。
在中国文化领域,有很多以“串讲”为特色的书籍出版,中国古代哲学史也不例外。我作为读者觉得这种书很有趣,让人想要一直读下去。而王曦自己对此也总结得很到位:“比起传统哲学史叙事所倡导的那种从概念到概念,从命题到全是的线性解释模式,语境化叙事或许更符合哲学思想历史变动的实际状况。”这句话其实也回到了《观念的形状》这个书名上。我理解为,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漫长,需要使用一个又一个具象的物品,来标记那些终将消失、遗忘、涌动、澎湃的观念。这些具象物之间的联系就像舞台剧等线性表演的文本,只有这样才能使那些观念在口耳相传、在铭刻书写中,经过漫长的衍化过程而变得有意义。
当然,这一切仍然需要当下的每个人以何种方式将其改造得更贴近现实世界。就像那个“谩”字一样,如果重新将它放回现实生活中,放入日常语境,它从诞生之日起,在口耳相传、在铭刻书写中,一路衍化而来的历程才有了意义。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