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去言说数千年男权社会统治下“规训”这种隐形的枷锁带来的伤痕。无论是社会规训还是自我规训,都给女性预设好了一套女性活着的模板:嫁人生子、贤妻良母、能干持家,任劳任怨。然后糊里糊涂地过一辈子,为男人,为孩子活一辈子。被绑架寄生的一生,也只是而非女性自己。
传统婚姻下的逆来顺受,让女性把苦痛活成了习惯。书中的每一位女性都表现着一种坚韧,也许是被规训出来的坚韧?哪个男人不打老婆、哪个男人不嫖不赌、男的游手好闲不挣钱不养家没有提供情绪价值也是女人离不了男人,女人离婚还怎么得了此类种种。
很多时候网络上看见一个两个文中女性这种思维其实会挺无语的,看的多了只剩对时代和社会改造的叹息。她们的困境是小镇女人的困境,也是中国绝大部分女性的缩影,真实的基层女性应该被看见。
纪实文学的好处就在于,可以直视苦痛,直面男本位的压迫与规训,也揭开了一层男权社会男人赚钱养家男人是女人的半边天的“遮羞布”,用轻飘飘的一个生产力问题和演变中的生理构造差异就可以掩盖不同性别的付出,在脑力劳动的现代讲不通,在农业手工业根本的小农劳作也讲不通,女性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担任的繁衍养育之外的生产力真的太容易被忽视了,即使男的游手好闲吃喝嫖赌不顾家庭,男性也是被美化为家中的顶梁柱存在。
文中的川妹子脾气豁达直爽能吃苦能干活却依旧摆脱不了家暴和男人,“称赞弱者耐劳的时候,往往已经替她们预约了幸苦。称赞弱者宽容的时候,往往已经替她们预约了被欺凌。”再或者说,男性看似客观理性在谈论性别差异议题的时候最喜欢说的男性擅长智力逻辑女性擅长交际细节,正是看似认可了女性美好的品质,其实附加了男权社会偏见,认为某某行当都是男性的专属,然后把家务活带小孩丢给女性的好借口罢了,各有所长各司其职指男的不想干的事情女的来干。男本位思维下的“科学研究”“实验发现”就不会有客观的结果,男本位凝视下的产品设计用户体验也永远不会考虑女性。
破除男性强加给我们的美好幻想,刨去一些爱被挂在嘴边的财富提供,精神价值,情绪价值的幌子,女性真的需要男人吗?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