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欲望的生命,
艺术色情学的倡导者
痴醉的唯美主义者
着迷的道德家
遵循着自己的本能与直觉
思考,幻想,感受,真实,统一了这两个对立的创作者
本以为是一篇很轻松的访谈录,抱着轻松读的心态,越往下读越觉得脑袋跟不上,碎片的哲学意义与现实,摄影,照片背后的现实与哲学存在……抓头挠腮ing………费脑。喜欢访谈录的原因是去掉名人身份时,从自身角度重新还原第三方对自己的认识,呈现真实的自己,并不是有滤镜下的别人眼里的自己,在这本访谈录里看着他们的记录,去掉名人身份时也是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友谊烦恼,这部分最真实的自己,只有通过当事人表达出来时,真实才是现实的…这就是自己喜欢访谈录的原因,回归真实…不带任何成分的真实…
看到作者讨论疾病那块,忍不住迫切想要去看作者的《疾病的隐喻》那本书,如果每个疾病都有它的浪漫,如何美化疾病成为内核以后,那些人又如何构造一个疾病与浪漫并存的世界,也忍不住在想是我太古板,还是我过于唯物,对于疾病抱有的心理,该死则死,活则生动,为什么要美化?
在谈到性时,施虐受虐,“颜色是黑色,材料是皮革,诱惑是美,目标是高潮,幻想是死亡”,还有,“性始终都是被管制的对象。”这里的施虐受虐,如果目标是高潮,也只是性享受而已,无关达到高潮的方式……在再说回性是“邪恶剧场”,没必要,但也不至于吧……或者说是,这个理论是反对性,还是反对现有的性文化,被管制的对象是性?还是性文化?
又被疯狂安利的一个人,苏珊桑塔格,女性与父权制的对比下,女性的定位:“低劣于,基本观点是认为女性在孩童之上,男性之下。女性是长大了的孩童,有着孩童的魅力和吸引力。”准确的概括出了父权制下女性的生存特征,哄哄骗骗就好!!
爱,抛却了生理因素时,回到生物体个体时候,苏珊,对爱的定义,无疑是目前看到对爱最好的释义!!“爱,有着智力架构的生理欲望和情欲”,她并没有把个人的主观感受和生物个体的生理因素分开,这种辩证的存在才合理,而向纯爱般,就缺乏理性还有些说不清楚的东西
苏珊桑塔格,在面对二元对立的个体时,绝对保证了个体的独立性,在成人与孩子,成人失去了童真的部分,并不是成人没有童真。而是某个过程中失去,而且是都是经历。还有男女性别差异那里,更推崇一种无性别差异的认识…尊重个体对立性,尊重差异…
或许有一定的道理?也或许是自己一直以来过分清晰的区分了友谊有肉欲下的游戏,生理冲动下的友谊做好了随时退出的准备,但是友谊,又必须按照循循渐进的进行,任何一步超过了该有的界限,就是冒犯,不可忍(突然想到了之前一个同学开的玩笑)……如果友谊皆是肉欲下的产物,那还有必要区分肉欲与友谊嘛?
PS:最后的遗憾
在讲到图片的时候,忍不住在想,如果是彩色图的话,效果会更好,尤其那个夏日天空云,(76页),目前只能看文字
男女的二元对立,女性被禁锢的“女性特质”,这里的翻译问题(92-93),有点………乱,绕,就是说,桑塔格,或许是在描述一个无性别差异的社会,最起码是在艺术,文学创作领域,但是从翻译的文字来了,有种自身的厌女,本是女人,又想摆脱女性标志………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