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伯庸在其作品中擅长将历史中的小人物挖掘出来。他的这本书以《西游记》为主线,采用上帝视角,揭示了在取经路上神仙之间的战斗和高层之间的竞争。
玄奘西行只不过是一个准备成佛之前的宣传活动,他只是佛祖为了保护他这个凡人而调动了多种资源。神佛联手,共同创造了充满惊险的八十一劫难。如来和玉帝以及各个界的高层和监察神明都清楚,玄奘只需要完成这次取经之行,他就能在履历中增加一笔弘法的功德,从而日后成佛是名正言顺的。
只有悟空,他一语道破了天机。他真的是斗战胜佛,他的一股反叛精神就能够让他与天对抗,这真的太可爱了。可怜的六耳猕猴,他的悟性不够,他的行为偏执,容易产生妄念。取经队伍的名额有限,他无法轻易加入。
无论是修仙还是成佛,都需要讲究造化、缘分和根基。有时候造化够了,但缘分未到;有时候造化虽然不够,但是缘分却到了,因为根基才是最重要的。
六耳猕猴注定要遭受悲惨的命运,他所抱怨的命运不公在漫长的时空维度中来看是公平的。那些被资源和资本环绕的既得利益者们,他们的祖辈早早地完成了功名利禄的积累,他们的子孙得到的荫庇是必然的结果。
如果六耳能够明白,那些他认为被抢走、被替代的东西本就不属于他,他可能会有些释怀,从而寻找其他的出路,成为一个成功的大妖,开始为自己的子孙谋福祉,效仿镇元子的做法,既不需要上班打卡,也不需要忍受同事之间的争斗,默默发财,多么自在。
我心疼六耳,他选择了最绝望的方式。更具讽刺的是,在取经的路上,孙悟空一路嘲笑他。他 就像是被困在一个大劫中的演员,又不得不陪着玄奘和其他人一起上演八十一难,这真是荒唐。
如来说话有法随身,玉帝口中含天宪。大罗金仙们很擅长掩盖天机,但却无法掩盖猴子那双能看透一切荒谬的空洞眼神。
那些大罗金仙,个个心思灵巧,他们与因果和业力无关,他们飞升得越高,离人间就越远。而那些坐在莲台上的佛陀,他们每天讲经,享受三界的香火,他们固然无所缺漏,但又如何能够拯救苦难呢。
站在无底船头的悟空,仿佛褪去了一切颜色。他不再冷酷厌世,他的眼神不再闪烁锐利的光芒,他变得慈和,不再有棱角。
他微笑地向别人道贺,他的笑容宛如来自千里之外的阳光,照亮着一切。这是一种遥远的善良,它通透地消除了纷扰世俗的种种。
他可是天上地下独一无二的孙悟空啊。。。
马伯庸的奇思妙想,他对《西游记》的解构让人的思维大开,挑战了常规的观点。我对他提出的“劫前玉露茶”非常赞赏,它收获了我的膝盖。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