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人们对新技术的发展有着乐观的期望,认为互联网意味着多元文化的交流和理性讨论社会意见。然而,事实却一次又一次地打破了这种幻想。尽管泛众化的传播使得每个人都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但并没有提高社会对异见者的宽容度。相反,在众声喧哗之后,偏见不断加深,分歧不断扩大。
美国哲学家琳达·扎格泽博斯基在《第三次观念飞越》一书中,通过梳理人类思维观念的发展史,试图为这个问题提出解释和处理方案。她的论述意外地帮助我理解了哈贝马斯的两个难以理解的概念:“交往理性”和“主体间性”。
扎格泽博斯基将人类思维观念的进化分为三个阶段,也就是书名中的“三次飞越”:首先是人类可以理解宇宙的阶段,从公元前1000年到文艺复兴。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认识外部世界,探索其奥秘。在这个时期,数学、科学和形而上学得以发展。这时强调的是“客体性”。
接下来是人类可以理解自己的阶段,从文艺复兴时期到20世纪。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认识自己,人们开始探索自我并表达自我。在文艺复兴之后,哲学、艺术和文学得到了蓬勃发展。人的“主体性”在这个阶段被强调。
最后是人类可以理解彼此的阶段,从21世纪到未来。在探索外部世界的“客体性”和探索自身的“主体性”之间,存在着“主体间性”,即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具体来说,就是人与人之间能够理解他人并产生共情。在共情的过程中,我们能够将自己投射到他人的感受中,仿佛我们就处在他们的位置上,去体会他们的感受。
当代社会观点的分歧不断加剧,冲突变得明显。归根结底,原因是人们都倾向于表达自己的情绪,而不愿意静下心来理解彼此。这是“主体性”过分强调所带来的后果。针对这种现象,哲学家们呼吁“主体间性”,呼吁进行理性对话,理解彼此。这既是对社会发展的判断,也是对现实问题的应对策略。
这种观点与哈贝马斯所倡导的“交往理性”没有什么不同。事实上,这种思想甚至可以追溯到杜威的“参与式民主”。所以,“交往理性”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有话好好说。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