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曼·黑塞是一位享有盛誉的德国作家和诗人,他的作品深受中国读者的喜爱,尤其是青年读者和知识分子。他的作品中融入了易经、老子、庄子、李白等中国文化元素,这充分展现了中国文化对他思想和创作的深远影响。他在西方哲学家中的主要影响来自柏拉图、斯宾诺莎、叔本华、尼采以及历史学家雅各布·布克哈特,但他认为这些影响仍然不及印度哲学和中国哲学那样深远。
黑塞于1904年发表了长篇小说《彼得·卡门青》,从此确立了自己在文坛的地位,开始了专业作家的道路。他更加沉浸并痴迷于文学和哲学所构建的思想和独特审美的自我世界中。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他表达了自己对多样性的美好愿景,希望看到各种形式和色彩的多样化可以长期存在于这个美丽的世界上。然而,他本人却像黑夜中的独行者一样,深感浓郁的孤独和感伤情绪。
我们不能仅凭其作品来看待一个作家,就像不能仅凭一首歌的明亮而判断演唱者的性格一样。每个人都有多个面向。要想真正了解黑塞,书信是不可或缺的媒介。书信直接由当事人亲笔书写,可以流露出他们的心情,谈及他们的思想和处境,是最真实的想法和感受。作家的书信由于其文学素养而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展现了他们的文学造诣。通过书信的往来对象,我们还能了解到他们所涉及的领域和交往范围。同时,书信具有一定的私密性,比外界的记述和记载更能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一个作家,走进他的世界。
最近,出版了《黑塞书信集》,收录了278封书信,由谢莹莹、王滨滨和巩婕三位深入研究黑塞的专家精心译制,由世纪文景团队出版。该书仔细挑选了书信,涵盖了家庭、挚友、公事等多个方面,贯穿了黑塞一生的历程,注重保持翻译的“原汁原味”,真实地展现了这位伟大作家的生平和精神变迁,远远超过了传记记述的细节和内容。黑塞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位伟大智者,是时代中内心力量强大的斗士。通过阅读他的作品和这些书信,你将能够了解到他别样的魅力,以及为什么能够持久地赢得广大读者的喜爱。
在这些书信中,我看到了黑塞敞开的心扉,“我的神,我的歌,他们不会与我同行”。他相信“未来”,并期望着一个与现实不同的未来的德国。他憎恶战争,“我没有一刻想要战争”。他谈到自己时又表达了一种颓废的状态,“关于我自己,我是颓废了,经常有点醉意,如同我给你的诗《假面具舞会后的清晨》所写的那样”。他还与中国的老友卫礼贤讨论了中国文化,并结合《易经》进行深入探讨。他写道:“我所坐的干枯的树枝上,可惜开不了国家的、家庭的、社会的关系网的花朵。”他还教导我们要“不要随波逐流,我们在世间重要的事是成为自己!”
当他获得戈特弗里德·凯勒奖时,他谈到了自己所面临的困境,“遭受着德国文坛的粗暴对待”。他对年轻人充满了智者般的关爱,“既然您信仰佛教禅宗,您基本上不需要别的指引了”,并表达了自己的信仰观。他会认真地阅读朋友赠送的书籍,并给予回信,选择共鸣的观点,也会阐释不同的想法。无论是我想都会感到无比的开心。他还会深入地讨论自己的作品,找出书信者提出的疑问或讨论点,表达自己的观点。几乎每封信的结尾,他都会表示亲切的问候,甚至用与季节相契合的优美诗意来表达。所有你想了解的黑塞,都在这些书信中。
如果有可能,我也想写信给他。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