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重读完毕,已是第十几次或第几十次再读。距离上一次激动地读完已经过去近二十年。这次的重读是与丰一畛兄相约共读的,因为他跟许多人一样,从没读过这部作品,却对之嗤之以鼻。虽然丰兄执拗,但不偏狭,至少愿意接受朋友的意见。我已经读完,只是不知道他的进度如何。
重读过后,我依然感动,叹为观止,但不如当年那般极致和震撼。当年课上,格非老师曾谈过词语磨损的问题,我想阅读大概同理,读得太多太杂,或许提高了所谓审美水准,同时也丧失了审美快感,让人不禁怀疑究竟是审美提高了,还是失去了审美能力。最近重读了几部当年奉之若神的作品,只觉作品的光芒相比留存心底的均逊色不少,《平凡的世界》是其中落差最少的。我想有两个原因:
第一,作品不花哨,字字句句都是真材实料。那些贩卖技巧的作品,虽然曾经红极一时,一旦不新鲜了,由于内容的贫乏,很快就被人弃之如敝屐。这部质朴的作品反而避免了“赶时髦”的尴尬。
第二,作品不可复制。这么多年再没有人写出来过,未来很可能再也没人写得出来。大家都奔着虚构、大惊小怪,将细微情感无限放大的技巧奔着西方文学的模仿、奔着评论家的嘴巴,狂奔而去。即便偶尔有人去写,也只不过能抓住几处真实而动人的细节,比如《荒原上》,其实只能算低配版的《平凡的世界》,不太可能创作出全篇都是真实的动人的共鸣的细节和情节的鸿篇巨制。关键是,时日越久,作家们越是失去了这个能力。自己的写作也是这样,因为《平凡的世界》这样的作品,看似写起来容易,写好却太难,太费精力和功夫。吃力不讨好,自然都会投机取巧,这大概是平庸的人的自然选择。
时至今日,中国的城乡流动依旧在继续,进入城市的农村人仍在挣扎求生,而留在乡村的人依旧挣扎着试图让生活过得好一些。三十多年过去了,尽管相比于小说中的描述,生活早已千变万化,精神实质却没有太大变化,孙少平、孙少安代表的浪漫中的现实主义和现实里的浪漫主义,依旧代表了乡村人的心理状态。从这个层面来说,一部紧贴当时现实的作品,在过去了三十多年后,依旧不过时,让人不能不钦佩作者的洞察力。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被它感动、被它激励,那些含着泪、熠熠生辉的眼神,即便是那些没读过、或随便翻翻没读过几页,却对之嗤之以鼻的所谓专家,恐怕也无法否认它的生命力。
某个评论家说《平凡的世界》是近些年因为政治才大行其道,我不知其确切含义。若说到读者关注度,在《活着》进入新课标前,我没做过严谨统计,但几乎能肯定地说,《平凡的世界》是当代文学作品销量最高的,并无与其接近的第二部。在这方面,我也很推崇、大多数评论家也推崇的《活着》倒是占了大便宜。若说是评论界的关注度,因为众所周知的赶时髦的缘故,这部作品面世时背负了文学圈从业人士巨大的轻蔑和不屑。现在风向变了,换了嘴脸,却不是发自真心,只能证明我们的文学界、尤其是评论界丧失了尊严。他们可能依旧没读过,嘴上却娓娓道来地说开了好话。当然也不乏真正的阅读者,他们获得了发自内心的感动,也给出了发自由衷的褒扬。
明天打算再读《绿化树》,看看又一部曾奉之若神的作品在阅读感受上是不是有磨损,磨损到什么程度。
PS:中国青年出版社的版本错别字很多。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