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主题为人际关系,探讨了人与他人之间建立持续和亲密关系的需求。在介绍人际吸引的因素时,强调了接近性对关系的促进作用。此外,本章还通过细致的划分,将人际关系大致分为友谊、爱情和亲情三种形式,提示了亲密关系的形成和结束。除了个人信任的重要性外,还强调了社会信任与人际关系的紧密联系,人际信任对社会信任的促进作用。
第九章着重讨论了群体与个体之间的差异,并为后续的讨论群际关系打下基础。通过阐述群体生活的必要性,说明了群体对社会的影响,并强调了社会影响对群体结构的作用。讨论群体决策时,指出了领导对决策的重要性,以及群体整合和凝聚力的作用。此外,还强调了领导与凝聚力之间的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章节结构,从概念到影响,将群体和群体决策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详细阐述,相较于迈尔斯的描述更加细致。
第十章进一步详细说明了群际关系的知识。相比于迈尔斯以偏见为中心的描述,本章通过大概念来解释小的概念,如前奏、认同范式。虽然标题可能不能准确理解前文的内容,但是本章通过例子来解释偏见等概念,让读者在理解偏见相关知识的同时也理解了这些概念。虽然标题看上去似乎没有太多联系,但实际上具有逻辑性。本章从群际关系的基础开始,以偏见和歧视为例,解释了这些现象的原因,如利益冲突和相对剥夺,并介绍了刻板印象内容模型和四类群体。从多个方面去理解解释这一问题,最后讲述了降低冲突的策略。整个章节结构紧密,上下文连接性强。
第十一章从马克思主义观点入手,强调社会不仅仅是由单个人组成,而是受到不同的影响因素的影响。针对集群行为和社会运动,细分为群氓行为和大众行为,填充了之前章节中群体和群际关系的知识空白。特别是对大众行为的解释,从时尚的观点和心理机制入手,指出了我们在时尚中会采取的两种行为方式:与他人不同和与他人相似。这与大众行为非常相似,因为我们想与他人相似,所以产生了大众行为。最后一节讲述了面对行为产生的压力时,可以进行社会运动。整章结束处回归马克思主义观点,形成了一个首尾呼应的结构。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