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书名为《凝视死亡》,但真正深入探讨死亡主题的作品并不多见。死亡在书中仅仅书中的内容更依然是传统的、按照单元主题分类的艺术史专题研讨。基本的结构是:先详尽阐述专题关键词的内涵和表现,然后引入特定的艺术家和作品,再介绍创作的背景(包括时代与艺术家经历)或创作原型(如神话、史诗、宗教形象),最后对同类主题的作品进行比较或总结。
整本书呈现出一种上扬的形式,前几个专题确实深入挖掘了大众形象、文学作品形象以及艺术形象这三种形象,给读者留下了充满想象力和发散空间的感觉。然而,后面几个专题却有种“野蛮生长难以驾驭”的感觉。一是出现了大量的无核心内容,特别是与神话、宗教等背景相关的介绍篇幅大量增加;二是视角趋于单一,逐渐陷入了同样的俗套,使用大量形容词引导读者欣赏;三是语言逐渐扭曲,从最初的克制与规矩、注重平实语言与内容深度相结合,到后来的散乱形式,有些部分甚至呈现出散文的特点,而其他部分则是术语的堆积,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也许是由于最后几个专题,如“静物画”,与“死亡”相去甚远,因此作者试图在其中牵强附会,使整体显得不自然而不协调。
幸好,本书选取的艺术作品相当具有代表性。通过阅读,读者隐约可感受到每位艺术家独特而固有的风格。例如,波提切利的色彩运用精确,色阶对比鲜明,线条锋利且有层次感,给人一种史诗般的画面感。虽然波提切利的作品无法带出佛罗伦萨,但通过东一美术馆的几幅巨幅复制品,读者仍能感受到其震撼力。再如,提香的作品有一种沉郁顿挫的味道。有趣的是,在未读作者提到的文字之前,我就觉得提香擅长把握光影和涂抹颜料,已经具备了印象派的特色。后来,作者在文字中也提到提香的作品是印象派的雏形,与我的印象产生了共鸣。此外,小荷尔拜因的作品散发出古朴和蒙尘的感觉,多拉泰罗的作品则带有庄严和活力的氛围等等。通过研究作品风格,猜测艺术家也成为了一种乐趣。
总的来说,尽管书名给人以关注死亡的感觉,但实际上《凝视死亡》这本书更像是一部传统的艺术史专题研讨,深度上还有一定的欠缺。但幸运的是,书中选取的作品代表性强,让读者逐渐体会到每位艺术家独特的风格。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