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这个人口不到2000万的国家,有着丰富多样的民族和文化背景。其中,有90%的人口是西班牙和印欧的混血,仅有的10%是纯种的印第安人。正是这样的多元文化交融,使得智利文学成为了西班牙文学在南美的延续和变种。
智利的文学成就可以追溯到19世纪,那时的米斯特拉尔和聂鲁达等作家崭露头角。从诗歌到小说,智利以极少的人口维系着文学强国的实力。然而,在20世纪的某个时刻,智利遭受了独裁统治的困扰。
1973年,民选总统被推翻,军政府上台。在这段独裁统治期间,许多勇敢的人站出来抗争。波拉尼奥则选择流亡国外,在他的作品中,他描绘了一架飞机在天空中掠过,喷射出几行诗句的场景。而这个故事的原型来自于诗人苏里达,1982年,一架飞机在纽约的蓝天下喷射出他的诗句:“我的上帝是饥饿,我的上帝常说不,我的上帝是腐肉,我的上帝是癌症,我的上帝是伤口”。
智利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独特的自然风景。领土狭长,西边是太平洋,东边是安第斯山脉。因此,智利的诗歌中充满了无尽的海滩、绵绵的山脉和奔腾的河流。伴随着国家的历史沧桑,智利的诗人们承受着深重的伤痛。他们坦言,如果国家变得美好,他们就会无所事事。因为他们的灵感都来自于这个满目疮痍的世界。他们无法控制自己渴望自由、大声呐喊的冲动。
在译者的介绍中,他坦言自己不会翻译,更别说诗歌的翻译了。但是,他认为这本诗集的质量还可以,尽管排版有些问题。他说这本诗集还夹杂了一些小故事,呈现出一定的趣味和哲理。例如,其中有一个故事是关于两个兄弟被人抓住,要求他们互相噬咬对方。而他们无意识的咬了起来,一口比一口重,直到最终一个兄弟倒下,喉管被咬断。
综上所述,智利却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背景和文学传统。智利文学不仅是西班牙文学在南美的延续和变种,也是智利人民在困难时期表达自由和抗争精神的重要渠道。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