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如此复杂,个体的每一个行动并不都能产出预期中的每一个结果。
第3章永不知足
1.最难的理财技能是让逐利适可而止。
当前拥有更多——更多的金钱、权力和声望——的欲望满足感增长得更快,事情就变得很危险了。
幸福是你所拥有的减去你期待的。
2.问题的症结在于攀比形态
攀比的天花板很高,因此实际上没有人能触摸到它。
3.你在知足状态下获得的东西已经够多了
知足意味着深知他的反义词——永远难以填满的欲望——会将你推向后悔的境地
4.世界上很多事都不值得冒险,无论潜在收益有多大
名誉是无价的
自由和独立是无价的
家人和朋友是无价的
幸福是无价的
第4章复利之谜
1.一个规模巨大的现象的形成,原子特定条件下的一个相对不起眼的变化。
2.冰川学家格温·舒尔茨:“地球冰川形成的关键并不一定是大量的降雪,而是雪能累积下来多少,无论量有多少。”
第5章致富VS.守富
1.致富需要的是冒险精神、乐观心态,以及放手一搏的勇气;守富需要谦逊和敬畏之心,需要清楚财富来得有多快,去得就有多容易。守富需要节俭,并要承认你获得的财富中一部分源自运气,所以不要指望无限复制过去的成功。
2.比起巨大的回报,财富的安全更重要。
3.规划很重要,但每项规划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对意外做好预案。
容错空间(“安全边际”marginofsafety),多种形式:
节约的预算、有弹性的思维、宽松的时间安排——所以能让你快乐地接受不同结果的东西
4.对未来保持乐观的均衡心态
理性的乐观主义:
相信情况对自己有利,且随时间过去,事情最终会有好结果
市场、经济和个人职业生涯通常遵循一条相似路径:在不断地损失中持续增长的过程。
第6章尾部胜利
1.低发生率、高影响力的少数事件成了决定结果的重要因素。
第7章自由
1.时间自由是财富能带给你的最大红利
第9章财富是你看不见的那些
1.炫富是让财富流失的最快途径
2.人们是无法理解自己看不见的东西的
第10章存钱
1.财富累积与收入或投资回报率关系不大,而与储蓄率关系很大
2.财富是对收入扣除开支后剩下的部分进行累积的结果
3.收入超过一定水平后,物质需求由欲望决定
4.对时间和选择的更大控制权,是当今世界最有价值的通行货币之一
第12章意外
1.历史是对变化的研究,但讽刺的是,人们却将历史当作预测未来的工具
2.投资,本质上是规模巨大的一群人根据有限的信息,针对将给他们生活幸福度带来巨大影响的事情,做出不完美决策的能力
3.在全球化的经济环境当中,任何时候发生的绝大多数事件都与此前发生的一系列历史事件有关,而这种走向几乎是无从预测的
4.历史会对经济和股市的未来产生误导,因为它无法将今天世界上非常重要的结构性变化纳入考虑
第13章容错空间
1.“冒险行为中的乐观偏见”:
当不利结果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时,人们一厢情愿的认为出现有利结果的可能性更大的现象
2.容错空间的作用
(1)提高达成预想目标可能性
(2)保护免受意料之外消极事件伤害
3.如果理财规划只为已知风险做准备,那么它会缺乏足够大的安全边际,是无法接受现实世界考验的
第14章人是会变的
1.坚持长期计划比想象中难很多,因为我们的目标和想法总在改变
2.历史终结错觉:
人们敏锐地认识到自己相比过去发生的变化,但很容易低估自己的性格、想法和目标在将来会发生的变化
第15章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1.万物皆有定价,有些不会写在标签上
第16章每个人的情况不同
1.不要贸然从那些和你情况不同的人身上学习理财经验
第17章悲观主义的诱惑
1.乐观主义:
一种信念,相信就算过程中充满坎坷,随着时间过去,好结果出现的概率也比坏结果出现的概率大
2.悲观主义的理性吸引力
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我发现,一个在众人心怀绝望时满怀希望的人不会被看重,但一个在众人都心怀希望时满怀绝望的人却会被视为圣人。”
3.丹尼尔·卡尼曼:
在进行直接比较或权衡时,失去带给我们的精神影响比得到更大。这种消极和积极的期望或经历之间的力量不对等现象有着演化方面的原因。相比机遇,对威胁反应更快的生物成功生存和繁殖的可能性才更大。
4.在金融领域,导致悲观主义比乐观主义更容易出现,更普遍更具说服力的原因:
(1)金钱在生活中无处不在,金融领域发生的消极事件往往影响到每一个人,吸引每个人注意。
(2)悲观主义者在推测未来趋势经常没有将市场如何适应局势纳入考虑
经济学的一条铁律:
极好和极糟的环境很难长期维持,因为市场的供需会以很难预测的方式对环境进行适应
(3)进步的发生太慢,让人难以发觉,但挫折却出现太快,让人难以忽视。
表达悲观论调的文章更容易写作,因其内容往往更有新意,且只需关注最近发生的事件;乐观的叙述则需要回顾漫长的历史和事物发展的进程,人们总会忘记这些事,并需花大力气才能将分散的事实联系起来。
第18章当你相信一切的时候
1.故事是现存对经济影响最大的潜在力量之一
2.越希望某事是真的,就越容易相信一个高估其成真可能性的故事
3.每个人对世界的看法都是不完整的,但每个人都会编织完整的故事来弥补其中的空白
4.丹尼尔·卡尼曼:
后见之明,即人们解释过事件的能力,给了我们一种仿佛这个世界可以被理解的错觉,也给了我们一种仿佛这个世界自有其原则的错觉,哪怕在实际上一团混乱的情况下。这是我们在很多领域犯错的重要原因。
最后的附录简短回顾了美国20世纪,以及由此造成美国消费者心态的形成,这对如今一路高歌猛进的国内经济环境,人们的消费心态、价值观等,无不有借鉴意义。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