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政府主义认为体制外的扰乱与抗议是结构变革的必要条件。历史上重要的政治事件往往以混乱和拒绝服从的形式发生。
2. 下层政治被描述为弱者的武器,以沉默、匿名和日常形式的抵抗为特征。无政府主义被视为一种抵制权威的实践。
3. 强大权力不需要倾听的特征被探讨。随着组织的强大和集权化,其顶层决策者更容易陷入臆想世界。
4. 官方秩序的控制术被认为侵蚀了民间的秩序。国家和全球层面上推行的同质化和标准化模型,并不意味着真正的实践秩序。实际上,表面上的无序才是真正有效的秩序。
5. 公共教育和能力测试被指责为破坏个体多样性的天赋和能力,打击自我认同。标准化对行为的殖民和腐化被探讨。通过使用量化系统,技术精英以科学知识控制人们的事务,进行所谓的“物的管理”。
6. 小资产阶级的自主、自立和自尊的渴求以及他们的社群主义传统被认为是构成民主社会的重要基石。
7. 平庸之善被介绍为重新引入具体性、流变和偶然性的概念。历史的叙述常常忽略了事件的偶然性和亲历者的复杂意识,以及多种多样的理解和动机。人们对于清晰叙事的欲望和统治机构展示秩序和目的性的需求,制造了历史因果律的幻觉。进步往往是未经规划、不可预测的自发行动的结果。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