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所属“名师通识讲座书系”是由北京大学发起,并与全国十余所大学和科研单位共同编写出版的学科普及读物。这一系列书籍有望构建属于我们自己的“牛津通识读本”,它将为我们分享国内顶级教育资源,领略名家名师的风采,带来无限期待。
《中国书法十五讲》的作者是北京大学的方建勋老师。尽管篇幅不长,但这本书的框架清晰,结构严谨。它从文字的起源开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书法的流变、书写的技法、创作的境界、赏析的角度以及学习的路径。同时,书中运用了大量的细节图例,通过厚积薄发的方式,带领读者感受书法之美,欣赏其中蕴含的个性与情感。
我在阅读此书之际有了一个机缘巧合的经历,我去了西安并特意去参观了碑林博物馆。在那里,我观赏到了许多书法家宝贵的历史真迹,如颜真卿的多宝塔碑、柳公权的玄秘塔碑、欧阳询的皇甫诞碑,以及曹全碑、集王圣教序碑等等。这些作品穿越时空而来,给我带来无法言喻的感动和崇敬之情。或许,这正如王羲之所说的:“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在本书中,方建勋老师引述了钱穆先生的话来表达书法的魅力和对于今人的意义。他说:“我们不必想要自己成个文学家,只要能在文学里接触到一个较高的人生,接触到一个合乎我自己的更高的人生……读诗是我们人生中一种无穷的安慰。”类似地,阅读文学可以给我们带来无尽的安慰,而欣赏书法也是如此。
可以说,“书法有理、有法,也有意”。它不仅是一门技法和艺术,更是一种修行和智慧的体现。通过这本书,读者们能够深入了解书法的背后,感受到书法所蕴含的深度和内涵。相信这本书将会成为我们学习和欣赏书法的良师益友。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