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心理描写来说,读起来很畅快,但读完却往往会让人心情很复杂。读到小说后半部分时,我对主人公鄙视的强烈程度不亚于他妻子对他的鄙视。里尔卡多从始至终只在为维护自己的所谓“高尚人格”形象而振臂高呼,对真实世界和对妻子造成的具体伤害视而不见。他用一种鸵鸟逻辑为自己辩解:“这不是我理想中的世界,所以我不会遵守这个世界的潜规则。这也就说明我没有要将妻子献给制作人以换取工作机会的鄙劣想法,即使看起来我的确这么做了。”
然而,之后我静下心来思考,他的这种鸵鸟行为其实来源于对自己不坦诚和基于自恋的对妻子的爱。①他自认是一个有高尚追求的人,然而他又很不幸地有世俗的欲望。当他需要为世俗欲望而买单时,他自己也鄙视自己,甚至鄙视自己的妻子(庸俗、只是个打字员但美丽,愿望是想要一个房子——是他世俗欲望的符号)。但他从始至终都把无法实现自己理想生活的挫败归咎于“我牺牲了我自己,只为满足妻子世俗的欲望”。他认为这是对妻子的爱。他也坚信这就是他的妻子所想要的全部,并因此沉醉在自我感动中。所以当妻子不但不感激他而且反而鄙视他的时候,他陷入了无能狂怒。②小说弱化了他者视角。从里尔卡多的视角看,妻子是一个他实现世俗欲望的载体。他的爱基于妻子美妙的身体、对他欲望的回应、对他生活的照顾和对他人格的崇拜等因素之上。一旦这几点不存在,他的自恋世界就坍塌了。这也很难说他真的爱他的妻子。
听了导演对《奥德赛》故事主角的心理剖析后,他似乎被导演刻意忽视的真相所戳痛了。但令人可惜的是,在被鄙视的惶恐中,他选择了为自己的“高尚人格”辩解。他坚称这只是对他人格的误会,并试图自圆其说。他所要追回的,似乎并不是妻子的爱,而是他的“高尚人格”。我无法不鄙视他:怯懦、逃避、对真正的问题视而不见,为无能辩解,将满足自己欲望的付出看作牺牲,并把失败的责任归咎于他人。他试图掩盖自己的错误和弱点,构建完美的自我形象。在旁观的时候,这些人性弱点如此明显;然而,在很多时候,我们会像里尔卡多一样自欺欺人。
坦诚地面对生活和自己,真实地看待他人,而不是基于自恋去爱,能够实现其中一个点就已经非常不易。但这是值得我们努力实现的。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