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备受期待和关注的书。在读正文之前,我先读了马俊亚先生的后记。这篇后记写得真挚而深情,文章中所描绘的生活环境对于现在的很多人已经非常陌生了。那个时代大多数人生活在饥饿和贫穷中,即使再努力也满足不了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唐以前曾有这样的谚语:“江淮熟,天下足”。然而,曾经无比富庶的淮北,是如何从鱼米之乡,变成“穷乡僻壤出刁民”了呢?原来罪魁祸首就是被称为母亲河的黄河。历史上,黄河曾经多次强制改道,到明朝的时候,变成了夺淮入海。还未掌握流体力学的明朝官员天真的想象出一个用淮河的清水来冲洗黄河泥沙的办法,希望借此来缓解黄河带来的地上河问题,这就是史上著名的“蓄清刷黄”之策。这一策略带来了两个后遗症:每当洪水泛滥之时,可能会淹没明“祖陵”,或是威胁到京杭大运河的漕运。此时,为了保护前两者,淮北便成为了那个被牺牲的“局部”——泄洪区。
在中央财政对于治水每年投入大量财政的同时,淮北的盐业又是国家榨取最严重的地区。中国的盐铁专卖有着悠久的历史,国家机器通过此种方式和说短,进行社会控制、垄断社会资源、掠夺社会财富。治水与盐课,正所谓一进一出,对于权力而言,都具有极大的寻租空间。
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淮北人从富裕走向贫穷,生存受到严重的威胁,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异化,丛林世界由此形成。作者援引诸多史料,并和富庶的江南进行对比,诉说在不受制约的行政权力之下,一个地区的人是如何成为被害者,甚至淮北的农作物由稻米转变成小麦,是因为气候不适宜,水资源缺乏。但作者引用其他研究证明,淮北农作物的变化与历史上的小冰期气候波动并无关系,而是由于长期泄洪导致的土壤贫瘠——淮北的水太多而无法有效利用,而不是水太少。
又如,近代苏南土布的衰落,往往归咎于洋布市场竞争的结果。但书中对土布和洋布的市场份额分析后发现,直到1931年,国内的棉布市场,依然是土布占有大多数。而苏南土布的真正衰落原因,是劳动力转移的结果。随着20世纪苏南地区的工业化,原来织土布的妇女大量进厂做工,由此土布衰落。
甚至就算在封建社会也被诟病的高利贷,在淮北也可以算得上是一种不错的金融工具。但淮北恰恰苦于缺少高利贷这一金融工具,因为相比较债台高筑,也好于殍逋相望。钱庄更是被民国中央政府和一些学者抹黑,以集中金融权力,为随时滥发货币、用通货膨胀来掠夺全体民众创造了条件。
本书的时间跨度是从1680到1949,地域限制在淮北。从地域上来讲,可以小见大;从时间跨度上来说,可由古及今。说是不说,不说是说。这算得上另一种“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了吧。
所以,“勤劳使人致富”,并不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否则还不如相信奥斯维辛集中营大门上的“Arbeitmachtfrei”呢!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