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们总会说一句话,叫作“唯独爱用钱买不来”,但是恐怕现在连这个例外也可以排除了。现代社会中,情感也被商业化和商品化,成为了一种衡量得失的交易。《冷亲密》这本书提到了情感资本主义的形成,情感的亲密不仅局限于爱情,还包括雇佣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心理学起到了助长的作用,我们发现自我成了可以被组装和操纵的东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横行,后现代自我逐渐形成,即对人的身体、言语模式、举止和着装等方面有意识地操纵。自我没有核心本质,一切都在等待展示。这也导致外貌在社交关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互联网的出现与后现代自我相辅相成。互联网融合了心理学和消费主义的文化逻辑,刺激了人们寻找最佳交易的需求。比如在互联网上进行的相亲,完全颠覆了传统爱情的模式,变得理性化且商品化。这彻底背叛了19/20世纪的典型和浪漫主义文化。
当爱情变得可以被通约,人们的互动变得没有了温度,只有标准。没有了眼神的接触,只有冰冷统一的文字。对于互联网爱情的成败及后续,我们还没有进行过详尽的调查。但是我很想知道,那些通过一条条标准寻找爱人的人,是否真的能够获得理想中的幸福。
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受到《冷亲密》这本书的启发,我突然想到,比如一个人在社交平台上自称“平和”,但是“平和”并不是只有一种。你的“平和”和他的“平和”可能是不同的。到底是善良的平和,还是冷漠的平和?是积极的平和,还是消极的平和?这种情况下,互联网上的描述可能产生了误解,导致相亲过程中产生偏差和误解。
总而言之,随着互联网和后现代自我的发展,情感已经成为了一种可以交易和衡量的资本。然而,在这种交易中,我们需要反思标准的定义和诠释,以避免误解和失去真正的亲密关系。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