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要解释一下。beiser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理解把握是非常成问题的,这根本上导致了他对黑格尔的错误定位。但他依然是英语区十分优秀的研究者,作者显然也参考了beiser,只是我不认为作者共享了beiser对黑格尔的误解,只要阅读最后一小节就足以证明。其实作者主要参考了hoffmeister和pöggeler,这两位都是早期黑格尔研究方面的佼佼者。前者其实是后者的博导,后者在前者的指导下写出了HegelsKritikderRomantik,二者之间有师承关系。前者是战前德国对黑格尔早期文本的整理和编撰贡献最大的学者,后者则是黑格尔档案馆第二位馆长,参与了历史考订版全集中大部分早期黑格尔文本的编撰工作。所以在德语区的早期黑格尔研究中,尤其是,黑格尔与浪漫派之间的关系,这两位是必读。在作者的行文中处处可见上述两位学者对他的影响。另外不知作者是否参考过düsing,因为他对黑格尔与谢林的差别的归纳和düsing在subjektivitätundfreiheit中的思路很接近。
回到文本本身,我认为有一个大的失误和几个小问题,但除此之外的部分都非常好,值得国内今天依然关注黑格尔的人阅读。尤其是那些有意抛开各种背景复杂的黑格尔解读并回到黑格尔本人写作中去理解他的人,可以从作者对黑格尔早期文本的梳理中学到不少东西,因为他引用的一手文献大部分是还没有中译的,所以必然在国内缺乏足够的传播,但它们对于理解早期黑格尔都至关重要,比如历史考订版全集的第3、4、5卷。
先从几个小问题开始。
1、在最后一小节中,作者提到了GlaubeundSein(信仰与存在)这个早期文本,用来证明自己对于法兰克福时期黑格尔对自然的理解。但其实在历史考订版第二卷的编撰笔记中有提到,这份残篇写在一张伯尔尼生产的纸上,因此推断是黑格尔早在伯尔尼期间的写作。此时黑格尔的关注重点依然是康德实践哲学与欧洲的政治现实。所以这个文本无法充当作者的证明工具。
2、作者对谢林的解读有简化之嫌,从而夸张了黑格尔与谢林之间的分歧。二人确实有巨大分歧,而且我非常同意作者认为黑格尔在差异论文这一看似为谢林辩护的文本中早已埋下了日后两人分歧的种子,但谢林并不像作者描述得那样始终对体系缺乏兴趣,也并不总是求助于直观。作者引用1795的文本说明谢林对Systemzwang的抗拒没有问题,但1795年谢林才20岁……这个文本其实没有多少代表性。谢林是复杂的,他对体系和本原的探究有一定摇摆。比如1809自由论文中的谢林显然不是1804/05黑格尔所认为得那样是一个诺斯替主义者,因为谢林非常清晰地构想了有限在无限之中的起源问题;而从世界时代到埃尔朗根的一系列尝试,则说明了谢林对于体系之本原问题的犹豫不决,他不是不要体系,而只是首先想保证本原的合理性。
同时,在“直观”问题上,作者的论述也有一些夸张化。首先,谢林并不总是求助于直观,例子多到数不胜数,而最重要的一个证据我觉得可以是先刚在博论里提到过的一点:我印象中是在慕尼黑讲稿里,谢林回应了黑格尔对他总是在论述本原时求助于理智直观的指责,指出自己其实很少用这个词。其次,黑格尔本人也并不总是排斥直观,比如在第一版哲学全书的最后,黑格尔在论述他的哲学三推论结构时就运用了Überblick这个说法,fulda认为这里的Blick(看)就是Anschauung,而über(在上面、超过)显然令这一“看”成为了“综观”,也就是理智直观。当然必须承认,黑格尔后来修改了这一说法,但他之所以这么修改的理由应该不能仅仅归纳为对直观的排斥。综合以上两点,我认为作者夸张化了黑格尔与谢林之间的分歧。
3、我认为作者还高估了“反思”一词在青年黑格尔那里的连贯性,甚至我想说作者虚构出了“反思”在青年黑格尔那里的单义性。首先我认为,黑格尔对“反思”的态度并不一致,而是有一个转变过程;其次,青年黑格尔对“反思”的理解也不是单义的,后者就是我们大家通常所熟知的,在他成熟时期体系中所扮演的那种知性、分裂的从而也就是对立于思辨理性的一种较低的立场。
黑格尔写给谢林套磁的那封信,非常有名,几乎所有研究青年黑格尔的文本都会引用,但这里黑格尔为什么说要将“青年时的理想”转变为“反思的形式”,即“体系”?“反思的形式”又为什么是“体系”?这是否和他之前在法兰克福的思考相冲突?我认为这是一系列必须得到回应的问题,直接假定黑格尔那里不存在对“反思”概念在用法上的紧张,是有失偏颇的。
有不少文本可以证明我的观点,我只提两个比较经典的。
第一个是1799-1800的体系残篇。首先要注意到,当黑格尔在这里第一次提出VerbindungderVerbindungundNichtverbindung(联系与非联系的联系)时,他是以否定的态度对待这一概念的,他不认为这一概念能够帮助他完成自己在体系残篇中定下的目标——用哲学的方式定义“活生生的东西”,也就是证明,具有生命的东西和生命本身是不可拆分的。
在黑格尔学界,包括manfredbaum、walterjaeschke在内的不少权威都认为,在这个地方,黑格尔第一次表达出了最接近他后来辩证法概念的说法,只不过者时还是以否定的态度。我认为这一观点大体上是可取的,并且也充分考虑到了体系残篇与差异论文的区别。在体系残篇里,联系与非联系的联系是一种反思,它不能把握和界定“活生生的东西”,最后,黑格尔是诉诸于一种雅各比式的信仰概念来把握生命,并且用一种荷尔德林式的措辞“外在于反思的存在”来形容这一信仰;而在差异论文里,黑格尔用IDENTITÄTDERIDENTITÄTUNDDERNICHTIDENTITÄT(同一与非同一的同一)来为自己的体系思考做出归纳,算是比较正式地提出了辩证法的初步构思(但仍然非常不完善!)。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黑格尔这里的转变。根据黑格尔的笔记,体系残篇完稿于1800年9月14日,但对水印的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他动笔写作的时间则是在1799年(GW2,654);黑格尔写给谢林的那封套磁信,是在1800年11月2日。我们由此可以看到他在不长也不短的一年之内变更了他对“反思”的理解,而我认为这主要是由于他恰恰是在这段时间里深化了自己对体系的构思,也正式这种构思促使他离开法兰克福,前往耶拿。因为在那里,有可以教给他哲学体系的谢林。
第二个文本证明是更加出名的差异论文。在差异论文里可以看到,他提出“哲学的任务”在于构造甚至重构绝对者的体系,而这种“哲学思考”的工具被它叫做“理性的反思”(GW4,16)。Düsing和Jaeschke都认为,这里的“反思”并不是黑格尔“思辨”的对立概念,而是本身就包含了双层含义:1、有限能力的反思;2、作为理性的反思。反思是一种思想在对立面中的运动,而这是促成体系发展和完成的动力,这种理解不仅可以和成熟时期的辩证法概念相联系,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黑格尔对反思的态度总是那么暧昧。顺带一提,他这里还认为反思促进了对绝对者图像的“直观”,可以联系我上面对作者的第二点反对意见。
讲完了三个小问题后,我想针对整个论文的写作提出一个更宽泛一些的质疑。
作者打算用有机体概念串联黑格尔早年的思考,并且借助指出黑格尔的有机体理解和浪漫派有机体理解的巨大不同来定位黑格尔在那个时代的成就。这些我是非常认可的。但我认为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更深入地分析辩证法在青年黑格尔那里的演进,因为我认为不是有机体概念而恰恰是辩证法概念才有可能为我们带来体系。那些最强调有机体的浪漫派没有一个完成了哲学体系,他们始终在一个反思的二元论和非理性的超验主义之间犹豫不决。只有黑格尔,这个现代辩证法大家,才构思出了一个哲学的体系。Manfredbaum的著名研究DieEntstehungderHegelschenDialektik正是从这个角度切入青年黑格尔研究的,甚至对作者有极大影响的pöggeler也是从黑格尔成熟时期的思考出发来整理黑格尔对浪漫派的批判,而这意味着用辩证法的思路来批判浪漫派。其实作者也是明白这一点的,通过正文最后一小节的内容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点,但留给辩证法的篇幅实在是太短了,大概就全书正文的六分之一。这令作者不仅无法展开黑格尔跨地域、跨年份的思路发展,从而遗漏了对许多核心文本的分析,还模糊了黑格尔在差异论文和精神现象学之间的体系性思考,会造成一种误解,仿佛黑格尔从差异论文到精神现象学仅一步之遥,但实际上已经有足够多的研究(包括余玥的博论)可以证明,这二者之间有巨大的鸿沟需要跨越。
作者在最后一节中做出了尝试,但还远远不够。比如在成熟时期写作中,无论是引导性的意识科学(精神现象学)还是大逻辑甚或小逻辑里,黑格尔都明确将二律背反和怀疑论作为辩证法的一个环节和体系外的替代品来对待,这要求我们在理解青年黑格尔时必须重视他的怀疑论研究,因为(根据rosenkranz的报告)正是黑格尔在法兰克福末期对古代怀疑论与柏拉图的深入研究,让他远离了荷尔德林和辛克莱尔的方法,并走上追寻体系的道路。而精神现象学自身作为“自身完成的怀疑论”,甚至没有和怀疑论论文联系在一起讲解。另外黑格尔对康德的关注经历了一个二批到三批再回到一批的注意力转变,这一点也是作者没有呈现出来的。作者后来时不时在法兰克福末期、耶拿早期的文本与精神现象学的文本间横跳,但却漏了最核心的关联(怀疑论论文与精神现象学本身作为“自身完成的怀疑论”这一层关联),这是成问题的。这或许也可以联系我在上面提到的,作者没能充分考虑到黑格尔对反思的复杂理解,导致他还是不够重视分裂、对立、矛盾在黑格尔体系中的关键价值。尽管作者确确实实也在一两处地方(比如在分析Vereinigungsphilosophie时)提到了分裂的构成性作用,但我认为如果真的意识到了它的重要性,不会就只分配这一点点篇幅来讨论它。
用总体性对有机体进行改造,将All改造为All-einheit,还只是脱离浪漫派的第一步,真正的哲学体系在黑格尔眼里则是Drei-einigkeit,这只能由辩证法来保证。至于我对辩证法的简要分析可以参见另一篇文章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5501841/。
最后补充一个额外的思想史关联,在浪漫派研究中有一个小众的研究主题叫做浪漫派医学。医学隐喻在当时很受欢迎,从歌德到尼采的几乎中间所有人都很热衷于讨论这个话题。甚至谢林曾经还打算办一个哲学医学杂志,并邀请黑格尔参与撰稿,只是黑格尔觉得自己还是先挣钱养家要紧,表示自己心向往之但还不想饿死所以婉拒了谢林。被理解为有机体的生命,它具有抵御疾病和先天残疾的能力,它甚至有自愈的能力,也就是说有机体能够与疾病共存,这是有机体的关键特征。康德在三批里正是从这一思路出发界定了有机体。总之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但我不甚了解,只是有一个大概的思路,就不展开了。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