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行为对个人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当我们习惯性地拖延计划和任务时,我们会失去对自己潜力和能力的认知。我们无法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也无法真实地表达自己。最终,我们可能会过着平庸的生活,丧失了自我实现的价值。
那么,为什么人们总会倾向于拖延呢?书中的解释是,大脑有两种不同的功能,一种是监控、审视和检测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另一种是支配行动和激发创造力。这两种功能互相竞争,也就是说,在没有限制自己的情况下,一个人的内在驱动力才会增强,并从完成任务中获得更多的满足感。
然而,自我限制的障碍是从哪里来的呢?书中指出,许多人在成长过程中会无意识地遵循外部规则,比如学习要争取第一、要严于律己、要满足现状、要向榜样学习等等。当然,每个人都需要服从社会主流观念,但同时也需要学会反抗,并敢于实现自我解放。
长期的自我限制会在潜意识中抑制情感和情绪,而抑制本身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当我们表面上放下或忘记某件事,实际上却将其压抑到潜意识中时,我们会不知不觉地反复回想,引发情绪的疲倦。
因此,我们需要学会放过自己,不追求过度的安全感和确定性,也不过分压抑情感和愿望。我们不应该相信生活总是美好的,也不应该期望每个人都是良人。
放过自己意味着避免过度共情和过度理性,因为这会成为阻碍变化的两大障碍:对自己和他人施加的无声暴力,以及对自己要求成为某种人的压力。
当然,“放过自己”并不是任性的表现,而是为生命创造更多积极意义的方式。生活本来就是多彩多姿的,而完美是不真实的幻想。每个人都渴望被爱,但也会遭遇各种各样不受欢迎的经历。
既然生活是多彩多姿的,我们为什么不坦然接受一切的发生,并认真倾听内心的声音呢?呵护自己能使我们更健康,倾听自己能让我们更自信。只有挖掘自身潜力,实现个人发展,我们才能更有能力去爱身边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放过自己、允许一切发生,其实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