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宁娜》这本大部头的小说令我深有感触。在耗费了将近两周的时间,每天专注阅读两个小时后,我对这部作品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欣赏。
小说一开始,我们就被人们广为传诵的开篇语所吸引:“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句简洁而深刻的话语几乎已经深入人心。然而,如何定义幸福和不幸呢?
在过去,我们受到了太多官方解读的影响,这些解读基本上都有相似的论调:“安娜是一个优雅的贵族少妇,她通过情人伏伦斯基的眼睛、朋友陶丽的眼睛、情敌吉蒂的眼睛,甚至路人列文的眼睛,展现出无与伦比的美丽。”又或者,“安娜是一个反抗封建势力的勇敢女性,她敢于争取爱情和自由。然而,在她最终冲破婚姻关系时,她却受到伦理道德和宗教观念这样双重枷锁的限制,最终只能自我毁灭。”还有人认为,“卡列宁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伪君子,一个道貌岸然的封建大官僚,他控制并奴役着安娜的美好人性。”
然而,在读完这本小说后,我发现无法站在上帝的视角,也不能像居委会大妈那样轻易地下定论。婚姻的维系远不是那么简单,人性的善恶更是复杂莫测。
首先,我尝试去理解安娜的混乱。处在既无法经济独立也无法精神独立的境地,她不得不在丈夫卡列宁和情人伏伦斯基之间来回选择。她一方面希望能拥有情人,同时也想要儿子。可她却不得不舍弃儿子,去追求情人。然而,当她因思念儿子而偷偷见面时,她却发现儿子对她冷淡甚至充满仇恨。
安娜把全部的激情都寄托在伏伦斯基身上,但伏伦斯基有朋友有社交生活,在爱情保鲜期结束之后,他不可能将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在安娜一个人身上。这导致了争吵、解释、复合,周而复始,如履薄冰。
在无处释放的压抑下,安娜变得自我、冲动、内疚、软弱和恐惧。她各种复杂的情绪被压抑得无法释放,最终别无选择,只能自我毁灭。托尔斯泰对安娜既有谴责,也有同情;然而对于我来说,我既不谴责她,也无法同情她。
社会结构和外部环境导致了安娜的悲剧,而她自身的选择更加加剧了她的毁灭。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的权利,人生就是一场权衡。无论选择是好是坏,是长远还是短暂,我们都应该有能力和勇气去承担选择带来的后果。
除了安娜,我对小说中的列文这个人物更加感兴趣。相比安娜,我更喜欢列文的那条线,它平淡、现实,又不乏浪漫。
用现代人的话来说,列文是一个典型的“i人”。他热爱书房,热爱劳作,喜欢保持秩序。他不喜欢社交,不喜欢浮华,也不喜欢夸夸其谈。他别扭而又矛盾,在首次求婚失败后备受委屈,但又无法断然拒绝陶丽的撮合,也无法坦然接受。
列文是善良和敏感的人。他既能同情陶丽在感情和经济上所面临的双重困境,也能感受到安娜那份“奇妙、可爱和可怜”。他软弱而又恐惧,无法独自面对哥哥的去世,也无法在产房外聆听妻子的惨叫。
然而,列文也是坦诚和求真的人。他在新婚前告诉未婚妻自己的秘密,而在儿子出生后坦言自己没有预期的兴奋。
很多人评论说托尔斯泰夹带私货,在列文这个角色中表达了自己的政治见解并宣泄了自己的精神困境。用木心的话来说,就是“死乞白赖地赖在角色身上”。这种文学表达方式有其优缺点,暂不讨论。
然而,单纯从对列文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来看,他并不是一个脸谱化的伟光正的形象,而是一个兼具丰满、真实和矛盾的形象。列文的内心还住着一个宝宝,但他的外表却是一个成熟稳重的大人。他努力追寻人生的意义,但又时常自卑和胆怯。他的形象恰好体现了普通人的真实写照。
通过阅读《安娜·卡列宁娜》,我对人性的复杂和婚姻的复杂性有了更深入的思考。这部小说不仅是一部娱乐读物,更是一部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深刻剖析。阅读这本小说让我重新审视了人生的选择以及选择所带来的后果。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