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我意外地成为了一名医学生。以前,我对医学知识几乎一无所知,我只是一个喜欢文史哲的人,自认为我的专业选择不会超出这个范围。但是,命运却不可预测,我踏入了医学领域。
我承认,在此之前,我周围没有接触过太多医学从业者,我对医学科普书籍的了解也非常有限。然而,由于我成为了一名医学生,学校图书馆中关于自然科学的书籍数量巨大,于是我开始尝试阅读一些科普书籍。
我读到一本名为《人为什么会生病》的书。这个问题很大,但我对这本书有一些期待。幸运的是,这本书给了我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
这本书主要讨论身心医学,探讨了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甚至包括社会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首先,书中阐述了人们对于疾病的盲目追随和基因解释模型的局限性。现代社会的繁华和人们对名利、基金等的急切追求,导致了医疗过程中人们忽视了心理因素、病人自身复杂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关系等相关信息。
书中提到,不承认情绪的存在,对于事件没有做出满意的处理,以及童年时期遭受的不好经历,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一些有趣的内容,比如A型性格易患心脏病,C型性格易患癌症等。同时,书中也解释了为什么巫医、民间偏方等条件可以起作用。
在书中,有一个观点深深地打动了我,那就是重要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它的意义。无论一件事情大小,只要我们主观上认为它具有重要意义,那它对人体产生影响的可能性就越大。
人的精神和身体状态可能相互转换。我自己身上有一个例子符合这个推测。
在高中时期,我长期遭受慢性咽炎的困扰。大家告诉我只要上了大学,这个问题就会好转,但实际上,我只有在特定的换季或者过度使用嗓子等情况下才会复发。
有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是,尽管在高中时期我保持了更严格的作息和更高的自我要求,身体上受到了慢性咽炎的折磨,但是精神上却很少有焦虑和紧张的情绪。我只是处于一种因为知道会面临重要考试而感到比较正常的状态,这并没有影响我去做许多我想做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部分痛苦也逐渐淡忘了,再加上当时的忙碌让我没有时间去考虑这些不太现实的问题。
而从上大学开始,很多人都认为我过于严格和认真。我也发现自己好像一直在执行着只有焦虑才会做的事情,尽管事实上我并没有那么焦虑。
书的最后一章讲述了医生的内心愿望。作者提醒医疗工作者更多地思考他们从业的初衷。
作者认为,两种极端的执业风格都会产生良好的效果。一种是关心病人,通过身心医学的方式来了解病人的整体,进行治疗。另一种是冷漠和超然的方式,医生更加客观,对疾病保持冷静,从而让病人也能对疾病保持冷静。这是我对书中内容的理解。
总之,无论是职业生涯还是人生,都是漫长的旅程。无论是一名医学生,还是未来的医生或潜在的患者,阅读这本书都会对我们有益处。
这篇评论是我一边听课一边写的,感觉逻辑上有些冲散,但就这样吧。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