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宇宙有道理》这本书中,作者详细介绍了太阳系和宇宙的探索历程,使人对天文学的发展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尽管新闻报道中我们只能了解到关于太阳系行星和卫星的一些探索项目,但实际上,这些计划需要经过多年甚至几十年的准备。这一点可以从它们的命名中看出,从1到20一直递增的命名顺序是常态。例如,韦伯望远镜的计划实际上是在哈勃望远镜发射之前一年确定的。天文研究计划的制定需要提前数十年考虑,而不仅仅是几年的时间。
在美苏冷战时期,天文学的进步取得了最快的发展,资金也最为充足。借助军事研究的便利条件,人类第一次登上了月球。国际空间站计划在苏联解体之前就已经存在,苏联解体后,各个国家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耗资和耗时的项目,因此认为需要大家共同出资才能完成。
过去的观测依靠人眼和人工计算,而现在的设备更加先进,并能自动完成很多功能,人类的角色更多地是参与设想,设想如何在一次飞行任务中减少花费,尽可能多地探索更多的地方。在过去的几百年间,人类只发现了几十颗卫星,而现在只需要派遣一个探索器,就能轻松增加数个卫星的数量。
人类的存在需要水源和光源,因此人类在太阳系内外以及陨石上寻找生命的痕迹。可以肯定的是,外星生命一定存在,我们的基因可能也含有外星成分,只是我们不知道他们在哪里以及以何种形态存在。
虽然太阳还可以维持50亿年的寿命,但对于地球来说,并非如此。大约再过10亿年,太阳的温度将会升高,届时即使我们完全停止碳排放,也无法抵挡太阳的高温。一些科学家认为,大约在50亿年左右,地球将无法维持生命。出于这种危机感,人类正在积极寻找第二个家园,并制定各种备用计划。根据人类科技进步的速度,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我们肯定能够成功实现这一目标,另一种是我们在成功之前,由于科技的巨大杀伤力,自己走到了尽头。
这本书中的许多想象图与《宇宙有道理》非常相似,令人感到亲切。每一小节都配有插图,这是这本书的最大优点之一。此外,许多卫星和探索器的命名都有自己的来源,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认识许多相关的人物。例如,可能在2029年与地球相撞的小行星的名字是Apophis,来自埃及一个代表破坏的神,作者希望这个预测不会成真。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