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讨论法国王政复辟时期的历史因素时,涉及的政治内容可能会让人有些困惑。翻译的书籍看起来可能会有些晦涩难懂,特别是长篇小说。由于语言和文化之间存在双重隔阂,即使读完也可能还是有些模糊不清。于连似乎向往自由和平等,但我并不太理解于连和华勒诺等人在出身上的区别。也许仅仅是由于财富的差距,于连和华勒诺等人被划分到不同的社会阶层。我认为作者的目的并不是提倡自由和平等,不论于连对平等的需求有多么强烈,也不论作者本人是否持有这种思想。作者在书中所做的只是以于连这一人物为突破口,揭示了1830年法国社会的一个截面。在这个截面上,各种人物的行为都展现出来,无论是美丑都有。因此,即使牵涉到复杂的政治和历史背景,由于于连在1830年这个截面上活跃得如此生动,我们仍然可以从于连这一人物身上捕捉到一些能共情的瞬间。书中最令人动容的部分无疑是于连因射击德·雷纳夫人而入狱后的内容,即小说的最后几章。在这一部分之前,于连在去巴黎之后发生了很多变化。巴黎让这个出身于小城的年轻人眼花缭乱,以前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而展示的“虚伪”还可以理解,但去了巴黎之后,为了得到玛蒂尔德的爱情而展示的虚伪令人困惑:这样的爱情,有多少是真诚的呢?在巴黎,于连经常与自己的思想进行激烈的斗争,但从他的行为来看,他正在从伪装转变为虚伪。他一方面厌恶周围人的各种丑态,一方面越来越接近他们。然而,射击德·雷纳夫人以及随之而来的被关押入狱,虽然让于连的前途毁灭,但也使他对自己所处的世界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在德·雷纳夫人真诚的爱情破灭后,他在狱中人只有在没有要求的时候才能真诚地面对自己吗?只有这时才能坦然地面对世界吗?这是本书之外的话题了。尽管跨越了语言的障碍,于连和德·雷纳夫人的爱情仍然击中了读者的心扉。那是真情的流露,承载着超越社会阶层、阶级乃至时空的力量,于连想要实现的平等在这份真情中得以实现。于连的形象因为面对红和黑的选择而生动,因真与假的矛盾而丰满。《红与黑》是一个个人在历史洪流下消亡的悲剧,也是一个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一次绽放。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