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曾说:“每一种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
长时间被剥夺情感依恋的婴儿会面临不可逆转的技能衰退。这意味着情感剥夺可能致命。在成年人身上,这种剥夺可能会引发短暂的精神病,或至少引起暂时性的精神错乱。
《人间游戏》的出版引发了流行文化的热潮。其中诸如安抚、游戏、扭曲、沟通,以及“儿童”、“父母”和“成人”等关键词,成为70年代的文化标志。作者伯恩认为,人们之所以不肯“成全”一段人际关系、任由不良沟通作祟,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心理需求。艾瑞克·伯恩,美国精神科医师,创立了人际沟通分析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田宝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博士、中国心理学会康复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质性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
01.结构分析
心理学家曾奇峰在10种不健康的家庭中指出:“无条件的爱是,我爱你,不是因为你是谁,而是你拥有了什么。功利化的爱是,你必须会弹钢琴我才爱你,或者说,你必须在社会上取得很多成就我才爱你。这也是游戏的一种。”
每一个家庭都是一个个体,都是一组行为模式。一个孩子从幼婴儿长至成年,都是在父母的自我状态下成长。这种自我状态很容易被复制成自己的自我状态,也就是说,“每个人内心都带着他的父母”。在新的状态下,适时激活自我状态,“每个人都有成人自我状态”。所以也可以说,“每个人身体里都住着一个小男(女)孩”。他们可以在不同境况下,适时切换。
这张图描绘了个体的完整人格,包含了一个人的父母自我状态、成人状态和儿童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是生存必需品,在规范父母自我和儿童自我的活动,在二者之间进行客观的调解。父母自我状态在人类生存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使人能够像现实生活中的父母那样有效地行动。例如,在婴幼儿期,陪伴孩子成长、互动、喂食、爱抚、拥抱以及眼神交流等都对孩子的人格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此,人格的三个方面都具有高度的生存价值和生活价值。只有当其中一个或几个自我状态扰乱了健康平衡时才有必要进行分析和重组。父母自我和儿童自我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尽管看似不相关,实际上它们可以相互转换,从而实现互利互惠。
02.游戏
游戏指的是自我或人际之间发生的功能不良的互动模式。“游戏”是一系列持续进行的互补式隐藏沟通,它们会朝着一个明确的、不可预测的结局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相处就由各种游戏构成。
所有的游戏都具有以下几个要素:目的、角色、心理动力学、范例、沟通范式、步骤、获益等。目的是为了选择最有意义且能达成自己目标的游戏。角色包括游戏主角(“它”)的角色,以及从谁的角度来讨论游戏。心理动力学与目的一致。范例则为童年玩过的游戏,或是生活中的例证等。沟通范式主要是简要说明游戏在社会层面和心理层面的交互作用。步骤是可自由发挥的。获益则包括内部心理获益、外部心理获益、生理获益、存在性获益等。
所有的游戏都是迭代更新传递下来的,但大多数情况下,它们都会被淡忘或改进调整。即便是同一家庭的后代玩的游戏也不会完全相同。游戏之间也存在强烈的内在关联。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如何玩游戏。不同文化和社会阶层喜欢不同类型的游戏。
在社交场合中,往往会通过游戏填补一些闲暇时间,用来润滑人际关系,避免尴尬的相处场面。
写在最后: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光”。这种“光”不是别人赋予的,而是从自己的生命深处发出的。它并不会引导你走向大众热衷的道路,它是孤独的,是叛逆的,同时也是真正的自我。这才是人生最值得追寻的东西。
因此,我们需要好好成全自己的人际关系,学会与人沟通,深入理解游戏背后的真实心理需求,让自己的人生趋于理想中的圆满。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