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离世,就像一座图书馆的倒塌。这句肯尼亚古谚语恰如其分地用来形容苏珊·桑塔格。在大众眼中,她是一位女权主义者,一位知识分子界的摇滚明星。她过人的生活经历让无数人向往,她的特立独行和思想成为年轻人崇拜的对象。然而,在我看来,她更像一位斗士,一位与世俗作斗争、已经突破国际和性别等标签的人,是一位与生命斗争的斗士。
在苏珊身上,你更多地看到的是一种火焰燃烧般的激烈和澎湃。在她的访谈中,你可以感受到她与她同时代的人们,在她沉静的目光中,却没有询问她关于世界和人生的问题,那些回答本应成为人类共同宝贵财富的回答。
2023年最新出版的《苏珊·桑塔格访谈录》正是她思想的精髓。这本书并没有追求体量庞大的内容,而是保留了更多的精辟记录。每一页都会让人产生无数感慨。我不建议将《苏珊·桑塔格访谈录》作为睡前读物,因为大概率你会读着读着就兴奋地爬起来做笔记,导致失眠。
在书中,她说道:“世间最容易之事莫过于思考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你躺在医院里,意识到自己即将离世。我需要付出极大努力,做到超脱才能不去思考疾病。”她的坦诚少见,几乎是在她病榻之上,她构思创作了《疾病的隐喻》这本书。与我们常听到的那些励志故事不同,这本书是她个人纯粹的自述。这种真实感是人生最大的难点。在面对他人的人际压力下,很难坦然承认自己的贫穷、艰难或落魄。当别人问起“最近还好吗?”时,实际上对方已经在等待积极回应。即使再不好,你也应该礼貌地回答“最近还可以”。这种规则带来的压力似乎无法扼制住苏珊·桑塔格。也许,哲学正是通过她传递的真实感让人们与她产生共鸣。她希望“在自己的生命中,完全在场——真正地存在于此时此地,在生活中与自身同步,全身心地关注世界,包括自己。”这与遥远的汉娜·阿伦特的共鸣相似。阿伦特说:“痛苦,只是另一种活着的方式。”两位哲学家都在人生的艰苦中感悟和记录真实的自己,这种真实的反应成为了他们立足的哲学理论。
或许,哲学就像“在煎熬中榨出的油”一样的痛苦果实,没有任何哲学家可以轻松洞察人生本质。书中提出:“她强烈反对唯我论,那种认为世界存在于人的脑海中的观点。事实并非如此,不管你身在其中与否,都存在着一个真实的世界。”虽然这样的观点连作为读者的我都无法完全认同,但她掷地有声的冲击力依然让我非常敬佩。对她来说,世界是真实存在的,所以必须面对,没有任何苟且可寻。这种走投无路的无法逃避反而使她的写作更加容易。很多哲学家都希望从更高的视角观察人类处境,以产生更高级的观点。他们似乎在转换视角的同时远离苦难,然而苏珊·桑塔格不这样认为。她认为正因为世界无法逃避,所以她将自己融入疾病和战争中的感悟才更加准确和宝贵。苦难反而催生了她作品的丰富和力量。因此,书中形容她当时体验到极端恐慌和无与伦比的喜悦。
这本书开本很小,可以当作口袋书,也并不厚重。然而,它绝对是精华之作。每一段话都凝聚着强大的震撼力,没有冗长无意义的废话。很多时候,哲学的意义就在于通过简单的言语唤醒迷茫的人们。曾经我问一位朋友,现在日本正在排放核废水,假如事情的发展十分不利,导致地球生态系统破坏,进而人类走向灭亡,我们所有的努力是否都没有意义?我们是否应该自暴自弃,放弃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她却反问我:人生本来就是朝向死亡的过程,人一出生就注定会死亡,那古人的平均寿命比现代人短得多,但他们依然积极乐观地生活着。她的一句话让我心中的苦恼和忧虑消散,生活瞬间变得明朗起来。很多时候,人的不快乐并非心理问题,而更多地是思维的不通,理路通了,一切就豁然开朗了。这就是哲学的价值所在。而这些道理来之不易,正是像苏珊·桑塔格这样深陷苦难的哲学家在“当下”中,保持清醒地思考,结出的人类思想结晶。因此,我强烈建议大家阅读《苏珊·桑塔格访谈录》这本书。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