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枷锁将我们束缚在一个圈中,我们或许无法逃离,甚至可能对自己受困的状况毫无察觉。
主人公飞利浦打破的第一道枷锁是宗教。他曾虔诚祈祷,但却没有得到上帝的回应,这种痛苦促使他开始质疑并最终决定不再相信上帝。在和海沃德的辩论中,他的思辨能力让他第一次感受到了冲破枷锁的自由和畅快。
然而,人性的枷锁往往不仅仅是一道锁,它可能是无数道。在摆脱宗教的枷锁之后,飞利浦面临着关于人生意义的困扰。从牧师的梦想,到学习会计,再到学画画,最后又学医,飞利浦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目标转换。尽管外界可能认为他缺乏毅力,三心二意,但我却钦佩他不断寻求目标,果断转变方向的决心。许多人困于沉没成本,明明不开心,明知道自己适合的不是这个领域,却无法放下已经付出的努力与代价。
然而,人生的意义又是否仅仅在于功成名就呢?飞利浦经历了饥寒交迫、无家可归的贫困,也目睹了亲朋好友的离世,这一切让他突然意识到人生毫无意义!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人生如地毯般编织,全凭个人的选择和努力。在面对这一认识之后,他决定周游世界,去观察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人们如何生活。然而,这个自由生活的梦想在一时冲动之下破灭了。怀孕的女孩给他套上了家庭的枷锁,他震惊,他不甘心,但最终还是选择在善良中承担责任。最后他发现一切只是误解,生活再一次向他展示了自由的无限可能。曾经期待狂喜的内心却感到迷失,他幡然醒悟,原来他一直追寻的是家庭和爱。人性的枷锁并非在于打破所有的枷锁,而是当他终于找到那把让自己愿意被其锁住的枷锁时。
爱情是什么?当谈及飞利浦的爱情时,不得不提到米尔德里德。这个自私、虚荣、庸俗的女人,飞利浦愿意为她耗尽家财,屈服于她,甚至愿意给钱让她和其他男人出去玩,只要她回到他身边。这种扭曲的爱情观令人震惊。米尔德里德一次又一次地背叛他,抛弃他,但他却在她需要他的时候毫不犹豫地为她付出。甚至当他要和另一个女孩结婚的时候,只是看到米尔德里德的背影,他的思绪就被激发。他说也许直到闭眼前这种特殊的情感才会消失。你或许会认为他不知道米尔德里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但他知道,他厌恶她,也厌恶自己爱上她的痛苦感受,然而他却无法控制。这种感情在毛姆的《面纱》中也有所提及,令我不禁怀疑毛姆是否亲身经历过类似的情感。然而,我真的不理解这种爱情!为什么有一个能让你轻松愉快、包容你所有,让你自由飞翔的人,你却选择那个让你哭泣、痛苦,让你厌恶,让你失去一切的人?这不是爱情,这是一种病态。
在爱情中,飞利浦无疑是自卑的。即使有女孩喜欢他,他也无法理解别人为什么会喜欢他。他的自卑源于他的身体残疾,他总是刻意遮掩,只需要别人看一眼,他就会满脸通红。即使后来他能做到脸不红心不跳,但内心依然波涛汹涌。他甚至愿意牺牲一切来换取一双健康的腿。也许是因为身体的残疾让他对自尊心有了强烈的需求,即使在身无分文、饥寒交迫的情况下,他也很难向朋友求助。幸运的是,最后他意识到,每个人都有残缺,只是有些人是身体上的,而有些人是心灵上的。比如那些伤害过他的米尔德里德和菲尔普斯,他说让我们原谅他们吧,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我想直到这一刻,他终于打破了自卑的枷锁,获得了心灵的自由。
故事的结局并不仅仅在于飞利浦和一个善良的女孩组建家庭这一美满解决。这只是另一个开始而非终点,毕竟在他闭上双眼之前,人生这张自己的地毯还在织造,而我们也都有各自的地毯。...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