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于2017年的书,现在来读还是觉得感慨,毕竟有些东西,经过了几年洗礼后再去看,时间会帮你洗去一些东西,也会帮你留下一些东西。
小米的竹林生态战略是挺不错的,放在现在来看,这个理念也是非常好的。小米自己有自有的品牌和渠道,自己也寻找一些战略级合作的伙伴,通过股权投资加深合作纽带,而且“帮忙不添乱”,为合作方提供设计建议、供应链,符合要求的品牌小米还向他们开放小米米家渠道。这种生态链的建立为小米和合作伙伴共同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小米自己的手机、电视大本营,有大规模的客户群体,因此,成功加入小米生态链的公司,无论在供应链还是渠道上,都拥有了比其他竞争对手更大的优势。通过这种竹林孵化模式,小米也成功推出了几个IPO,也为一些有想法的品牌助力,这些品牌包括石头、华米、云米、九号机器人、开润等。小米的生态链合作能够帮助这些公司实现更好的发展和市场份额的提升。
小米也非常注重效率,“用军事理论做商业”、“以小米速度保持先锋势能”之类的口号也是小米一直强调的经营理念。小米把自己比喻为中国制造业的鲶鱼,在很多领域的确要不把整个行业的水平拉高了,如插座,要不就是把供应链打通,完成成本降低。小米的产品从性价比来看,的确是很有亮点的。从这个角度看,小米的确是在某些工业品领域做到了物美价廉。
但是问题也是有的,比如一些有野心的品牌,在依靠小米做起来以后,会想着能否脱离小米的渠道,打造自身的品牌。而小米渠道都是物美价廉路线,挂着“小米系”名号的第三方品牌能不能打破这个价格带,推出自己的物美价不廉的产品,也是个大挑战,毕竟品牌认知放在那。这几年,一些品牌像石头等,都在努力去摆脱对小米渠道的依赖。然而,也有一些去小米化不太成功的,比如美股上的华米、云米,股价都暴跌,市值大幅缩水。这说明挑战是存在的,如何在脱离小米之后维持品牌发展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这种“帮忙不添乱”的模式最后,为什么一些品牌会想着脱离小米独立发展不听从小米的安排,或许是小米太强势,不给合作伙伴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这个问题也值得后续深入研究。
这两年,小米的孵化模式和上市后的二级市场收割策略也受到了一些批评。据说前一年小米也停了一些项目的IPO计划。我没有验证过,这两年都没有太关注小米的情况。现在回过头来看,这几年小米的理念是蛮好的。但是,实际情况到现在的确有些东西发生了改变。无论如何,后续还需要继续跟踪研究小米以及其合作伙伴的发展情况。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