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被认为并非仅仅是一部推理小说,其深度之处在于村上春树指出的两点原因。
其一是写作技巧的独特运用。这部小说采用了与海明威、哈米特相似的“非情”体系,不再追求证明人物的行为是由自我的性质和使用方式所束缚的。这种写作方式曲而求其,意在勾勒出更真实、更深层的情感和人性。然而,这种技巧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英文原著基础才能真正领悟其中的含义。
其二是与《了不起的盖茨比》之间存在强烈的相关性。村上春树之所以认为该书经典,其中的一个原因是他个人对《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偏爱。这种相关性可以理解为对某种故事情节或主题的共通性的感受和欣赏。
此外,村上还从特里伦诺克斯对马洛系列小说的独特性进行了指出。由于特里的存在,这本小说与其他马洛系列小说有了区别,他拥有一种能够打动人心、又难以言说的隐痛。村上对这种“有故事的老男人”特质似乎有着特殊的偏爱,因为这与他自身具备的BE美学有相似之处。然而,由于钱德勒所生活的年代过于久远,这个曾经经历战争伤痛并在现实中妥协娶了一个不称职女性的男人,并没有如马洛一样深深打动村上。
从气质上看,本书的主角马洛更具有80-90年代香港电影的风格,与古龙笔下的很多人物如萧十一郎、傅红雪等具有相似之处。在写作技巧上,该书也符合村上所说的“黑匣子”理论。然而,现代读者可能对此不太感兴趣。
自我的确存在,发挥着完美的功能。但是,存在归存在,“核心”却不清楚。而且,这个匣子特别不要求其能够被打开,也不要求读者能确认其中的内容。只要有这样的共识,它就在那里存在着。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