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一本名为《如何阅读文学经典》的书,作者邵毅平老师对于这个题目过于朴实。但是内容却相当有深度,启发性极强。作者通过梳理各种阅读思路,带领读者了解如何阅读文学经典,积累思路,参加读书会活动。这本书的内容引人入胜,让人感到欢喜。作者以幽默有趣的方式讲述了他的观点,并让读者感受到了阅读的乐趣。这本书让我羡慕起上海的高中生们,他们有机会听到这样的好课。年轻时的启发与成年后完全不同,而读一些好东西,听一些新观点,可以让年轻人得到更多的启发。本书中提到的“思路”是一种低调的奢侈品,一种晶体般的处理模块,是通过积累知识、感受语言流动和锻炼晶体来阅读的目标之一。因此,这本看似无趣的“工具书”反而更值得关注。邵毅平老师的十堂课从抓住一个小点开始,深入挖掘并串联脉络,让人眼前一亮。比如通过分析《江南可采莲》这首汉乐府小曲,他展示了历代不同的解读,以及与劳动诗和社会背景之间的关联。他还通过讨论《诗经》中的“采桑”传统,详细阐述了采莲与采桑的发展和秦汉时期中国版图南扩的联系。他还讲到了《荷塘月色》和《项脊轩志》这两篇课文的被删节情况,以及归有光的不幸命运。通过这些例子,邵毅平老师向读者展示了文学作品与历史、社会背景之间的关系。在第七讲和第八讲中,邵毅平老师讨论了鲁迅的作品,并提出了对于作品真实性的看法。他认为,即使文章中存在一些不符合历史事实的细节,也应将其视为小说而不是散文,因为作者通过舍弃一些细节的真实性,换来了更大力量的情感表达。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是由一位复旦大学教授所写,他专攻东亚古典学,对比较文学的学科意识很强,在讲稿中也有许多独到有趣的见解。无论是学生还是喜欢思考的人,都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新的思路和晶体。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