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最初吸引我的是它的情节设计——一个智障成为天才的故事。这种戏剧性的设定引起了我的兴趣。我开始想象着,如果一个智障人士真的成为了世界的统治者,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但深入阅读之后,我逐渐发现,也许傻瓜才更快乐。这一点令我深思。
起初,读书之前,我对书中充斥着错误拼写的描写既觉得有趣又有些厌烦。这些错误影响了我的阅读体验。但故事的发展符合我的预期,最终让我感动落泪:我们常说我们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但事实是我们的命运有三成是由我们自己掌握,七成是由天命决定。突然变得清醒只是一种短暂的幸福吗?虽然我还不到三十岁,但近两年来,我频繁地因为记忆问题而感到恐慌和焦虑。我一直在追寻着自己,搜寻着失落中的自己。
在查理提高了认知能力后,他的行为都围绕着“认识自己”展开。然而,他逐渐发现他一直受到以前低智商的自己影响,甚至一度出现人格分裂的症状。这点我有些认同,但也心存疑虑。如果将查理的一生类比为一个正常人的一生,从一无所知的学习到摸索自己的本质再到重回原始状态。当然,这不能简单地等同,毕竟他所经历的境况更为极端,他甚至需要为了自己愚昧状态下的人权进行抗争。但我还是相对简单地把他早期的愚昧阶段看作较长的童年期。许多人都会受到童年经历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长久而深远的。在查理的身上,这种影响尤为显著,体现在他建立亲密关系的困难上。但为什么他与爱和性之间存在分离呢?是因为艾丽斯身上具有母亲的特质吗?艾丽斯在整个故事中所表现出的同理心和对查理的包容是独特的,但实际上,对查理而言,她更像是一个爱的工具人。说实话,我没有真正感受到查理对艾丽斯的爱,甚至他在精神上对待艾丽斯的付出似乎不如他曾经在面包房里受过欺负的朋友们那样多。而费伊和查理的关系则是互为床伴,双方心知肚明,更不用说忠臣。虽然最后性与爱重新融合到艾丽斯身上,但除了说明高智力的查理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童年影响之外,我们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呢?他终于学会了爱吗?我不这么认为。爱是身心统一的,但对我而言,爱的建立不仅仅是如此简单。回想起来,低智力的查理是否真的不懂爱?难道他只是简单地追求取悦吗?我感到非常困惑。对爱的探索和亲密关系的建立是这本书中让我最困惑的地方。
然而,关于自我追寻的描写确实一次次触动了我。所谓的智商高低只是认知差异,根据我的看法,智慧并不取决于解题速度,而在于如何看待那些以不同速度解题的人。然而,我们现在过于注重前者,结果导致我们一旦意识到自己在解题时速度更快,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优越感。这并不是智慧的表现。在整个故事中,还涉及到一个高智商的设定。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教育和文凭带来的优越感是随处可见的,他们或许并没有高智商,但却将自己定义为顶尖少数派,俯视众生。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掌握更多知识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但我更愿意看到这种快乐是用来对抗生命中的孤独,而不是其他生命。
自我追寻还涉及到记忆问题。当一个人失去了所有记忆,那他是谁呢?他还是原来的他吗?如果不是,那他又是谁?一个新的自我吗?查理的记忆退化在报告中只停留在读写能力消失的阶段。仔细想想,这已经足够痛苦了,但如果进一步忘记自我呢?我们一边生活一边经历,在认识和实践中一次次确认自我;但同时,我们也在遗忘。当删除的记忆多于输入的记忆时,我们应该如何面对?那是一个新的自我吗?的确存在一个精神和肉体并存的世界,它们相互融合成一个整体,但它们也可以相互剥离。我们一次次为肉体虽毁精神永存的世界所惊叹,但我们又如何看待精神消逝而肉体仍然存在的人呢?书中一次次强调,他们依然是人,无关乎智商高低,他们是有血有肉的人。查理依然带有一丝讨好的心思,艾丽斯说曾经的他如此真诚。但如果连那一丝微光也消失了呢?面对这种情况,我感到恐惧的同时也有一点幻想,幻想着以人的形态成为一个动物,摆脱一切限制。那也许又是一种形式的精神自由吧。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