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的落魄》是著名散文家徐海蛟的作品。通过本书,作者给予了13位科举失败者的形象更加深入的描述,抒发着浓烈的感情。这些失败者一生都在科举考试的浩瀚大海中苦苦挣扎,历经多次失败和挫折。尽管如此,他们并没有被时代洪流裹挟,在文学创作中发出了自己的呼声,为后世留下了重要的一笔。
杜甫、辛弃疾、张岱、顾炎武、徐渭、吴敬梓、金圣叹、吴承恩等等,这些名字对于今人而言熟悉至深,然而,在他们当时生活的时代却是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他们中的大部分都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他们在科举之路上历经磨难,失意沮丧,无法找到生存的机会。他们的失败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文章写得不好,而是他们的作品与当时统治者的需求和喜好不符,从而无法顺利获得功名。他们一身才华却无法找到报国的机会,过着黯淡无光的一生。他们在无奈和绝望中试图寻找生命的出口,以笔描述内心的迷茫、无助、绝望和奋斗。正因如此,蒲松龄创作了《聊斋志异》,借鬼狐故事来映射当时的现实;杜甫以他一首首反映现实生活、饱含沉闷和顿挫、具有历史价值的诗歌闻名于世;吴敬梓创作了《儒林外史》,吴承恩创作了《西游记》。作者在参考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富有想象力地描绘出了每个人物的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比如,顾炎武出生于战乱年代,经历了家产纠纷,因犯罪经历了牢狱之灾,后来在亲朋好友的多方帮助下获得自由。他花费二十多年的时间完成了巨著《天下国利病书》和《肇域志向》,《日知录》更是写了数十年之久。他从不草率,永远以敬畏神明的虔诚态度对待写作这件事。科举的失败使那个时期失去了一个平庸的官员,但却多了一位著名的学者。在漫长的人生旅程中,我们常常会遭遇突如其来的困难。面对困难,我们应该保持一种怎样的态度是知难而退,还是迎难而上,不同的选择将决定人生的走向。本书中的13位主人公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所展现出的态度和选择给每个读者树立了榜样。“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生命就是用来体验的,他们将人生中的苦难转化为愤然前行的动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了一个大写的人字。如今,无论是他们的作品还是他们的人格魅力,都在文学史上闪耀着熠熠光辉。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