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收获》一书中,作者引用了珍·古道尔的文字,将消费者的选择比喻为从一件衣服上抽出一根线。线条越多,这个产业就越难以存活。这个比喻生动地描述了消费者的力量对于产业生态和社会问题的影响。当消费者要求购买不含激素的食物时,业者不得不考虑如何改变饲养方式,让动物在外面吃青草,导致生产速度变慢,整个产业链也会受到影响。这个比喻告诉我们,消费者的每一个选择都可以成为改变产业模式的一根线,最终决定了我们所穿的这件衣服是怎样的。
这本书是我阅读过的第一本如此系统全面围绕食物安全议题进行科普的环保书籍。尽管这本书早在2009年就出版了,但我在2020年才第一次读到它。书中所描述的与食物相关的生态和社会问题依旧令人惊慌,即使在当今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可持续消费”已经成为一股潮流,但大多数人还是将其视为一种“小资”时尚而不是关乎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然而,值得庆幸的是,国内兴起了越来越多的生态村、环保组织和环保达人们,他们像星星之火一样逐渐形成了燎原之势。
三年前,我在中山旗溪村践行零废弃理念时,读完《希望的收获》后感触良多。这本书唤起了我对多元饮食文化的兴趣,让我意识到食品和农业行业背后存在的环境、霸权和动物福利等问题,同时也让我了解到世界各地抵制种子霸权、转基因食品、支持在地农业和有机食物行动的人们。从那时起,我决心支持有机食物和在地农业。
在过去的三年里,我开始关注国内的有机农场,尝试在上海及周边购买有机食材,并尽可能地进行素食。同时,我也开始探索从被动的消费者转变为主动的生产者,尝试实现半农半城的生活方式。这个过程中有热血奋不顾身地尝试,也有因工作和学业压力而自暴自弃的时期。通过不懈的努力,我逐渐形成了一个更贴近土地和自然的生活方式,一个关注健康饮食并好好吃饭的生活方式。
如今,我和志同道合的好友一起居住在上海奉贤乡村,以素食为主,偶尔购买有机肉类。我们支持老种子作物,购买本地食材,并进行厨余堆肥。我们期待着能够种植一平米的食物森林。正如迈克尔·伯伦在书中的比喻,我正在为自己纺织一件新衣,每一个选择和改变都是一条新的丝线,逐渐构成了一个更天然、舒适和持久的新衣。
因此,当我再次阅读《希望的收获》时,我能更深刻地与珍奶奶对这个世界的期望产生共鸣。我也更加庆幸和坚定自己所做的改变,感激这本书唤醒了我对现状的软弱接受。除此之外,珍奶奶的生活经验和对食物的博学知识也让我有了新的收获。
食物是生命的显化。在书中,作者描述了印第安保留区内的水牛献身仪式,让我印象深刻。这让我联想到阿拉斯加的原住民会在捕鲸时由巫师跳鲸舞,祈求鲸鱼的献身支持他们的生命延续。在塞伦盖蒂大草原上,动物们因为捕食关系常常上演厮杀,但当一只老的大象离世后,其他动物反倒和睦共享丰盛的食物。食物对于众生而言是头等大事,它与生命的存续直接相关,是神圣的。贪婪则是对这种神圣性的亵渎。对于大自然和原住民而言,浪费是不存在的,甚至是不应该存在的。
然而,现代消费主义带来了大量的食物浪费。据联合国2013年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近13亿吨食物被浪费或损失,占全球年均产生的食物总量的三分之一。这是一种多大的罪过啊。但我相信,如果每个人从自身做起,实现厨余零废弃,杜绝食物浪费现象,这个可怕的数字是可以被瓦解的。
书中还提到了工业化对农耕生态和文明的摧毁。工业化耕种带来了大规模但单一化种植,导致农田生物多样性降低,更难应对极端气候的威胁。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种植转基因作物,使农人不得不依赖更多的农药化肥和种子巨头来推动农业发展。此外,以残忍无情的方式养殖动物也是工业化农业中存在的问题。我认为,传统农耕环境和相关的文明在工业技术和追求短期利益的商业模式下逐渐被摧毁。
有趣的是,在讨论偏远乡村地区的发展问题时,人们常常感叹同质化旅游模式或房地产开发对于农耕地景和生活方式的破坏。然而,他们往往会妥协说,那些地区太穷了,必须先发展起来再考虑生态和文化的保护。但是,我认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那些延续了近千年的丰富原住民文化,在商业开发进入之前,他们依靠传统智慧和有限资源过着良好的生活。
正如书中所说,“这些问题在很多情况下是由全世界的精英们缺乏远见的生活方式造成的。这种源于西方世界的生活方式随着它的价值观(或者不如说价值观的缺失)和技术出口到了发展中国家”。我认为,问题的真正原因在于价值观的缺失。《希望的收获》一书想要让人们看清现行主流价值观背后的问题,重新思考那些具有远见和智慧的价值观。
综上所述,《希望的收获》一书深入探讨了食物安全议题,引起了我对食物相关问题的关注。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消费者的力量和责任,以及自己在食物选择和生活方式上的改变。这本书让我重新思考食物的意义和价值,并带来了新的启示和希望。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