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时不懂哲学。它是那么晦涩难懂,或者只是考试过后就束之高阁的一堆书本。经历生活种种后,才知道哲学不会因为你故意回避而不存在。哲学是你认识世界和应对世界的方法论。即便是你不自知的面目模糊的哲学思想,也在指导着你的行为和实践。
有人说,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每个人都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那么,越早厘清思想的源头,越早明白自己的原则和方向,才越会步履坚定,收获一趟更明朗的人生旅行。国庆假期刚好得闲,翻开了手上这本《西南联大哲学课》。正如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所言“人不一定应当是宗教的,但他一定应当是哲学的。”
01中国哲学的脉络黑格尔曾说过一个观点:中国没有哲学。他说中国有的只是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这一言论让很多中国人义愤填膺却又无可奈何。因为相较西方哲学超强的思辨能力,中国哲学确实没有形成完整的逻辑。直到冯友兰的出现,才终于填补了这一空白。八十多年前的西南联大课堂上,冯友兰先生讲子学时代的孔子、墨子、孟子,讲老庄,讲荀子。他讲汉代儒学,讲个人伦理与社会伦理,讲政治哲学与社会哲学。这些大圣先贤的思想那么丰盈,充满了辩证和唯物的色彩。这些思想也成为支撑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思想体系。加上汤用彤先生对汉魏两晋时佛教传入与玄学融合的研究,贺麟先生对宋明理学的重要论述,《西南联大哲学课》让我们更好的了解中国哲学的发展脉络。
02中国人的哲学底色虽然为西方哲学家所诟病,但冯友兰先生说:在中国哲学史上,孔子实占开山之地位。孔子的行为与希腊之“智者”相仿佛,孔子的行为及其在中国历史之影响,与苏格拉底之行为及其在西洋历史上之影响相仿佛。的确,孔子及其儒家的思想,深邃坚毅又敦厚温和。这份源远流长的基因记忆,无形中影响和塑造了我们的人格,成为有良知的中国人的哲学底色。“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德不孤,必有邻。”“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中这些朴素的句子。穿越几千年,仍然浸润着我们的灵魂,是我们来时的路,是我们精神的根。
03冯友兰的“四种境界”人与人之间真正的差异,在于他们的认知水平,也在于对于宇宙人生的觉解程度。冯友兰先生就是从“觉解”入手,推出人生意义在于“觉解”,并将人生境界由低到高划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四个层次,既吸取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又融入了西方哲学思想,是其哲学思想的核心。在冯友兰先生看来,人在自己的生活中,之所以可以确立正确的生活方法,其关键在于人是“理性的动物”,人的生活是有“觉解”的生活。人不仅能够凭借理性安排好自己的生活,而且人可以凭借理性理解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无独有偶,弘一法师也曾说过:“人生三见,见自己,见众生,见天地。”
人这一生到底要怎样活着,怎样才有价值有意义,冯友兰先生无疑带给我们拨云见日式的启发和思考。人因为思想而高贵。因为会思考,可以囊括宇宙,可以通向无穷,这就是人在宇宙中的全部尊严。通过哲学的引领,往后余生,我希望自己更有觉知地生活,坚定地走向通往内心也通往天地万物的路。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