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历史科普书非常优秀,既有史料佐证,又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故事的精彩程度也不逊色于小说,非专业人士也可以轻松阅读。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两千多年前的楚汉之争,与几百年后的三国时期一样,是中国人最感兴趣的历史事件之一。通过阅读专业学者撰写的科普书,可以更好地理清历史的真相。
1. 鸿门宴后,范增建议项羽将刘邦分封到巴蜀地区以封锁他。张良听闻后再次找到项伯,说服他说服项羽将汉中也封给刘邦,为将来进入关中留下退路。
2. "国士无双"这个词最早是萧何用来形容韩信的。萧何追赶完韩信回来时,刘邦问他为什么只追赶韩信而不是其他逃亡者,他回答说:“其他将领容易找到,但像信这样的人才却难以再次找到。”
3. 萧何向刘邦推荐任命韩信为大将,刘邦与韩信见面时,韩信对当时国内形势进行了分析,这段历史被称为“汉中对”,堪比诸葛亮回答刘备的“隆中对”。其中,韩信提出了两个非常重要的主意,一是“明出子午,暗度陈仓”的计划,二是将秦军的制度用于改革汉军。
4. 在中国军事史上,韩信成为唯一一位成功指挥将军,从汉中进军关中。而几百年后,诸葛亮五次北伐都未能成功。
5. 项羽进入关中后,无视与刘邦的协议,建立了十九个国家,并封了十九位王。这从根本上否定了战国时期七个诸侯国的复国机会。他还放逐并杀害了怀王,这成为道德上的把柄,一直被刘邦用来声讨项羽的借口。
6. 古代战争由于通讯、补给和交通的限制,对指挥几十万人的大军进行作战非常困难。在秦汉时期,能够指挥六十万人作战的只有王翦和韩信。刘邦在彭城之战中失败,六十万军队被项羽的三万精兵击溃,主要原因是他没有能力指挥这么庞大的军队。这也是韩信为什么说刘邦只能带领十万兵力,而自己则可以“多多益善”。
7. "冠军"这个词最初是用来描述项羽手下的英布的:“项梁跨过淮河,向西进击景驹、秦嘉等,英布一直都是队伍的中流砥柱。”
8. 韩信攻占魏国后,向刘邦建议开辟北方战场,这是继“汉中对”之后提出的另一个重要战略计划。这一战略计划对于扭转楚汉战局起到了关键作用。
9. 韩信在与赵国的战争中采用了背水一战的战术。
10. 韩信开辟北方战场后占领了齐国,刘邦不得不封他为齐王。此时,项羽派人劝说他保持中立,但被拒绝。韩信身边的谋士蒯通也建议他自立,但同样被拒绝。韩信错失了统治全国的机会。蒯通感到绝望后装疯。
11. 刘邦派遣陆贾与项羽进行和平谈判,但遭到拒绝。刘邦又派遣一个人名叫侯公的人劝说项羽,此次劝说奏效,并使刘邦的家人得以归还。然而,关于侯公如何说服项羽的细节在史书中并未有记载,成为一个谜团。苏东坡甚至为此撰写了《代侯公说项羽辞》。
12. 在和谈后,项羽按协议撤退,但汉军通过精心策划,从后面袭击楚军。
13. 杨喜参与了垓下之战,并参与斩杀项羽的过程,获封为赤泉侯。他的第五代孙杨敞,娶了司马迁的女儿。杨喜的口述历史传给了杨敞,成为司马迁描写项羽最后时刻的素材。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