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读书少,问题多。关于报任安书,有诸多困惑无处质询,望学者大家解惑。
一,报任安书二千八百字,在西汉尚未大规模流行纸张之际,书信著录多为策,一策不到几十个字。如此庞大的竹简如何带进监狱,以及之前犯了死罪的任安又如何获得如此多的竹简去信?
二,任安所犯之罪为卫太子案,此案牵连众多,是武帝亲自过问的案子。论理,任安应在昭狱。就算不是昭狱,在任安书中,我们也见到了太史公自称自己当年犯李陵案时,在监狱里所遭遇的残暴。所以牢狱之严,能否允许自由通信?
三,太史公这封著名的信中,要紧的文眼,在于所著未成,因史记未完故有所忍,故有所惧。但信中不但论及朝政,还论及李陵事件始末,更提及了天大秘密:史记传本藏之名山,传之其人。以上三点任何一点被发现,都将比为任安说情犯下更大的罪,这太冒险了,岂不与太史公之初衷相悖?
四,若以上都不是问题,这封信的“发生史”如何可能任安的后人在任安处斩后,到监狱收拾遗物,见此信,读罢,觉得有必要公开传世。稍稍有点文字训化的人,都会看出来任安之请求有多失礼(当年太史公在李陵案中的惨状,任安并非不知道)。哪个后人愿意将祖上这种不开眼的请求公之于后呢?
五,所以,这封信的通信史如何产生,流传史如何可能?望大家赐教。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